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探访民俗·笙

时间:2016-02-23 10:39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好优美的诗句!有人可能会说了,我知道,这是《诗经》中的名句,说的是好朋友来了,要弹瑟吹笙来欢迎。这瑟,就是类似琴的弦乐器,那这笙,又是什么呢?您别急,咱们睢宁可是人杰地灵,在官山镇宋山村,就有人能制作笙,一起去看看。
      笙,是中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浓郁的中国民间色彩。自商周以来,历经汉唐宋明至今,3000多年,笙一直都在宫廷和民间流传。
    【制作笙的现场】
      官山镇宋山村的刘保贵师傅,在继承父亲手艺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钻研、改良,几十多年来制作出来的笙有多少,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楚。、笙,一般由笙苗,笙脚,笙簧,笙斗和笙嘴等几部分组成。烘烤竹管,制作笙苗;手工钻孔,制出音孔和音窗;刨削松柏,做出笙脚;加工秋桐,掏出笙斗;磨凿响铜,制作簧片。每一步,都是纯手工打制。
      官山镇宋山村制笙艺人 刘保贵:最难就是簧片上,一般上组合音它不容易弄好。笙架子都是能抓得着看得见的,音符上你是抓不着看不见的。
      将制作好的笙苗依次插入制作好的笙斗上固定,并装上使其更加结实紧凑的笙架或笙箍,一个完整的竹笙就大功告成了。竹笙的吹奏与笛子等管吹乐器还有不同,笛子是按住某空洞,就发出相应的音,而笙则是按住某孔洞,该音就不发出。刘师傅父子两代制作笙的时间长达半个世纪,虽然没有做过宣传、打过广告,但是凭着民间艺人和社会艺术团体的口口相传,其制笙的名气早就不胫而走。其顾客群体,遍及全国各地。
      官山镇宋山村制笙艺人 刘保贵:像张家港、深圳、广东、广西、山西、新疆、黑龙江,都有客商来。
      这些外地的乐器商人,通过一把竹笙的天籁之音,知道了咱们睢宁。刘师傅在介绍自己顾客的广泛时,言语中流露出满足和自豪,这满足和自豪不但是刘师傅本人的,也是咱们睢宁人的。
                                         李阳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