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起源于17世纪,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传统内家拳术。太极拳的母体为陈式太极拳,后来又从中分化出杨式、孙式、吴式、武式、赵堡等多种流派。这些流派在我县基本都有流传。
国家级武术裁判员 县武术协会主席 张凯:陈氏太极拳,我们睢宁最早有人练的,是周礼美老师。当时是国家为了将太极拳作为一个项目向世界推广,一部分老师到陈家沟去培训,培训一套简单的东西,来家里推广。后期我们县里有一位陈氏太极拳老师,叫夏然平老师,人也是自费跑到河南去,学习陈氏太极拳。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回来,就一直默默无闻地推广陈氏太极拳。
现在,我县城区有太极健身活动点30多个,不过习练的多为柔和缓慢、舒展大方的杨式太极拳。
市民 王万章:我家就住这附近,每天早晨6点钟就到这个地方,因为这个点人比较多。
王万章介绍,最早时红旗桥边的这个活动点只有几十人,今年发展到120多人,其中还有很多年轻人。
县武术协会秘书长 县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张成辉:太极拳其实不是一种老年人的专属运动,现在我们年轻人,也在参与这种运动。年轻人一般喜欢睡懒觉,早上起得很晚。现在通过练习太极拳,我们现在早上6点半就起来了。锻炼到了7点半,回去洗完上班,精神面貌也提高了,身体素质也增强了,睡懒觉的习惯也没有了。
太极拳除徒手的拳术外,还包括太极剑、太极刀等器械的演练。近几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推广下,太极扇作为一种新的太极短器械迅速流传,我县习练者也日益增多。通过太极运动,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武术健身的积极作用。
市民 王荣:我现在找到感觉了,感觉练太极确实不错,身体也都慢慢比以前好多了。就是这次吧,我从云南刚回来,上云南去玩的。云南不有个石卡雪山吗?我们一团去了21个人,但是登上石卡雪山的,我很骄傲地说,只有我,我自己爬上去了。
太极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于一体,据了解,现在我县经常性从事太极健身运动的市民,至少在1万人以上。
李阳 梁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