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睢宁舞蹈曲艺·睢宁琴书

时间:2016-05-18 09:26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古韵新风,大美睢宁。说起我县的曲艺,那是种类繁多。明清时,琴书、大鼓、评书、山东快书等十多种曲艺就已传入我县,其中以琴书、大鼓最受群众欢迎。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睢宁琴书。
      琴书,源于汉族民间的小曲、小唱。明朝末年,流行于阿拉伯地区的扬琴传入我国,被一些民间艺人用于小唱的伴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琴书艺术。不过琴书中所用的扬琴,和普通扬琴还有所不同。它形制稍小,且只用一条琴条敲打。
    【现场】县曲艺家研究会会员 张敏
      还要这手打板,这手敲扬琴。这个板也很重要的,要跟住节奏,人唱的时候,要懂得板懂得眼。
      这种堪比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睢宁琴书始于清代同治年间,创始人是我县籍的著名琴书艺人庆廷举。睢宁琴书曲调优美、乡音浓郁、朴实无华、委婉动听。旧时的书目类型,既有武戏,又有社会伦理、儿女情长、公案小说等文戏,尤以文戏见长。上世纪睢宁琴书的代表人物,则非张栋宝莫属。他演唱的《王天宝下苏州》、《张廷秀私访》、《雷宝同投亲》等书,被全国多家制片厂和音响社灌制成唱片,在徐淮地区形成“琴书热”。
      县曲艺家研究会副会长 高宏林:张栋宝,他是官山人,他的师傅就是姓靖,叫靖廷举。他爱好唱《蛮船》,就是《打蛮船》人家用推子推,稳稳当当推,他用连环口,用栽板,用栽句子,这是他的特点。
      琴书的说唱,实际上包括表演和歌唱两个部分。琴书的表演,不同于戏曲,它仅是叙述中的模拟,往往只是少许身势、示意,以眉眼间的传神表情、洗练的手势动作和不同的声音造型,来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当然琴书中的唱功,技巧要求更高,更加注重演唱基本功的训练。
      县曲艺家研究会副会长 高宏林:要按照过去跑江湖来讲,叫口清牙白。这个说话得利索,不能拖泥带水。
      睢宁琴书曾经深受我县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喜爱,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城市中的年轻人多被影视、网络等吸引,琴书渐渐在城市失去了阵地,只在农村仍具有一定市场。从业者人数也急剧减少。睢宁琴书,有待更多的人来继承发扬。如今,睢宁琴书已经被我县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李阳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