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抗战睢宁五·彪炳青史的叶场围困战

时间:2016-08-30 10:00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古韵新风,大美睢宁。提到我县的抗战史,有一次著名的战斗不能不提,那就是1943年的叶场围困战。
      1943年上半年,是邳睢铜地区抗战环境最为艰苦的时期。日军在对该地区实行“三光”政策,反复“清剿”、“扫荡”失败后,又对根据地实行了所谓“蚕食”政策。4月13日,驻睢城日军乘新四军在灵璧县北作战之机,护送伪军邱永泰部400余人,抢占了黄河古道上的叶场。他们在此抢修工事,设点据守,企图以此为依托,攻占古邳,打通陇海铁路与海郑公路的通道。
      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 《邳睢铜抗战史新考》作者 杨蕴1943年的8月,淮北三分区政委康志强、司令员赵汇川决定,以新四军9旅27团主力配合睢宁、睢宿、睢邳县总队和区队、乡队、民兵、武工队,采取“围点打援、先困后取”的战法消灭叶场的敌人。
      8月12日晚11点,新四军27团4连、5连发起对叶场攻击,掩护县、区、乡队、民兵、民工实施对叶场的包围。第二天凌晨开始,民工队伍从西北、正南、东南三面向叶场挖“S”型堑壕,并用农具木柝做成“土坦克”,向前推进。
      魏集镇叶场小学教师  陈安行:木柝是由十六根木条,安成一个长方体。底边两根木条在地上,宽、厚,可以在地上滑行。于是我们地方民兵就在柝上用麦草把它捆起来,麦草上面用被蒙上,又沾水,枪子弹一到上边它打不到人。
      攻圩部队和2000多民工队伍摇旗呐喊,灯笼火把,尘土飞扬,极大震撼了敌人。同时,我军挑选神枪手从各个角落瞄准射击,使敌人不敢抬头,更不敢在圩墙上活动。14日至16日,叶场伪军先后组织五次突围,但每一次都碰得头破血流。15日,魏集伪军百余人企图夺路给叶场伪军运送粮食,被新四军27团警卫连击退。敌人的粮食吃光了,剩下的几匹马也杀吃了。更要命的是没有水喝。
      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 《邳睢铜抗战史新考》作者 杨蕴伪军取水的唯一一口井,被民兵弄来一条生蛆的死狗,剖开肚子抛到井里边,使伪军无法用水,水源断绝。
      睢宁县城的日伪军数百人,也于8月16日、17日两次出动增援叶场。我新四军和地方武装组成的打援部队,采取正面阻击、迂回包抄反击的战法,将敌人打得狼狈逃回。
      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 《邳睢铜抗战史新考》作者 杨蕴18日早晨,正当根据地军民严阵以待,断粮缺水数日的叶场敌人,眼看我军的进攻壕沟已经延伸到了圩墙跟前,被迫投降。根据地军民经过七天七夜的英勇奋战,打退了敌人5次增援,终于拔除了敌伪抢占4个月的叶场据点。
      叶场围困战体现了根据地军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揭开了淮北根据地战略反攻的序幕,受到新四军四师兼淮北军区领导的嘉奖。延安的《解放日报》刊发王若飞的文章,肯定了叶场战斗是根据地地方武装和民兵抗战的成功战例。新中国成立后,叶场围困战作为“圈点打援”典型战例,曾被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编写的《人民战争威力无穷——全国民兵传统战法战例选编》一书。
李阳  梁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