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本地 >

【红色徐州】来永夫妇:人生总要发一点光

时间:2021-03-09 10:12来源:淮海战役纪念馆 作者:方敏 杨洋 点击:

  在睢宁县,有一对夫妻,把奉献当做一种幸福,在他们看来:“通过自己的帮助,照亮他人的生活,无论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今年55岁的来永,是睢宁县庆安镇电商协会会长。妻子张红侠比他小一岁,俩人共同经营着一家生产户外运动防护产品的小工厂,规模有一百多人。平时来永管生产,妻子张红侠负责后勤,分工明确。

  3月3日,记者来到睢宁县庆安镇双李村来永夫妇自家工厂里采访,见到记者,来永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做的这点小事儿,来回报道,我都不好意思了。”
 

图片

记者方敏采访来永(左)

  来永从小在这里长大,成家之前就做起了小生意,结婚后夫妻二人从2013年开始做电商。2020年初,夫妻二人了解到全国各地防疫用品紧缺的情况,当即决定把已放假停工的工厂重新开工。没有工人,夫妻俩就亲自上阵。为了赶制物资,他们一熬就是几个通宵,仅1月29日到30日的两天一夜,就赶制出500副护目镜和防护服等装备。来永说:“防护面罩我们以前没有做过这个东西,当时是看到电视上有一个护士,她拿一个拍的X光片做一个简易的用绳子系一下,我看了这个东西发现我们仓库里有,设计了四五次吧,这个成品基本就出来了,搞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就送出去。”

  当时,来永每天都要把当天生产的产品,送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才会将这些物资捐赠给各个防疫站点的工作人员和一线医护人员。疫情期间,他们夜以继日地生产了近5000副护目镜和防护服。来永说:“当时做这些防护用品很得心应手,我们也有这个条件,也有原材料,我应该干这个事情,不然以后会后悔。”

  来永说,比起医护人员来,自己做的不算什么,人生总要发一点光。
 

央视报道来永夫妇截图
 

  妻子张红侠回想起一年前俩人坚守在工厂里的情景,感慨地说:“一开始做得慢,疫情期间工厂里没有人,就我二人做的。老来裁剪,我来做。他这个人很好,确实对社会做贡献,确实的。反正他怎么做我跟着他,怎么做我都支持他。”
 

图片

张红侠

  来永告诉记者,他现在有两个厂房,一个在县里,另一个就在双李村,他说:“我们好多工人都是残疾人,这个厂设在这个地方,就是照顾没办法出去打工的人,是针对这部分人群,因为这是我老家,我有这个责任:带动就业,帮扶弱小。”
 

工厂车间

  2020年,来永当选“江苏好人”荣誉称号。睢宁县文明办副主任胡荣清说:“我们今后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的好人文化品牌,引导我们睢宁人民崇德向善,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体现我们睢宁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记者方敏采访胡荣清(左)


  【采制:徐州交通广播记者方敏  通讯员杨洋】

  编辑:杨洋 
  资料来源:徐州交通广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