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本地 >

李集镇:繁华“小南京” 工商贸重镇

时间:2022-09-27 09:01来源:睢宁融媒体中心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核心提示:“大李集小南京”,赞誉的就是李集镇,从古至今,繁华和魅力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李集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千强镇、中国最具商业活力镇等荣誉称号。说明这里足够繁荣。

 

小饰品大产业

百姓创业工程

一直以来,饰品产业被李集老百姓称为老少皆宜的“百姓创业工程”,李集镇也是全国最大的小饰品(发饰)加工基地之一。饰品电商产业园就是李集镇饰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的见证。

徐州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云英告诉记者,李集镇的饰品产业从过去的来料加工到现在的工厂化生产,已经实现从小到强的转换,单单自己所在的公司,就生产成千上万种饰品,远销海内外,每天发货超万件。

饰品加工从业者王莉告诉记者,过去都是把料子带回家加工,收入不太稳定。现在在工厂上班加工饰品,收入稳定,正常上下班,还不耽误照顾家庭。

“李集镇共有饰品经纪人800余名,本地及周边地区从业人员超10万名,新增饰品产业类电商200余家。李集直达义乌的饰品物流专线5条,每天输出小饰品150余吨,饰品产业年产值超60亿元,带动饰品生产经营加工户年人均增收7000多元。”李集镇饰品电商办公室主任孔培培表示,李集饰品产业已经有了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规模集群

园区载体凸显

“我们现在的生产车间就是李集镇党委、政府支持的,过去我们在镇区里生产,那里空间小、不环保,如今在大厂房里生产,各方面条件都有了质的飞跃,也利于我们做大做强。”李集镇结构件厂生产厂长朱会全面对记者采访时,一直称赞李集镇党委政府为企业办了实事。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干出新力度,在加快转型发展上跑出新速度。李集镇投资3亿元的绿色轻质建材、投资1.2亿元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突出规模集群效应,带动产业链向深层次延伸。

“原先这里是一片荒地,政府为了企业集群,成立了工业集中区,路好走、货好出、客商也好参观,确实是为企业争得了底气和荣誉。”朱会全说工业集中区的变化真的可以用“巨变”来形容。

有了更好的载体平台,不仅产业支撑持续增强,李集镇也不断努力多措并举促转型,加大整合优势资源,扩大招商实效,五年来累计招引项目72个,竣工5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1000万元以上企业22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800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1757万美元。

做强“一村一品”

稳住“农业底盘”

李集镇不仅在工业板块加快发展速度,农业板块也在不断夯实创新厚度。李集镇通过“农业公司管理+合作社运营+低收入户入股”的运营模式, 成功打造出“两薯轮作”基地、庄河软籽石榴、徐厂养牛、花厅水稻、三里稻蟹养殖等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产业,这些均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硬支撑”。

眼下,徐厂村“两薯轮作”基地的红薯正值收获季节,村民纷纷下地劳作,近百亩的红薯被码成一堆堆“小金山”,场面十分喜人。徐厂村党支部书记邵允品告诉记者,村集体增收的同时,还带动了群众就业。

“李集镇总共15个自然村(社区),这几年在农业方面,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这也是全镇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径,全镇农产品销售额常年稳定在七八亿左右。”李集镇农业农村办公室高级农艺师孙永远表示。

做“靓”城乡面貌

做“响”苏皖重镇

沼气能源推广使用在李集镇可以说“炉火纯青”。运营中的大周沼气站、袁肖沼气站,不仅处理畜禽粪污,还为新农村提供经济清洁的能源,为全镇环保作出巨大贡献。

据了解,大周、袁肖沼气站年产沼气20万立方米,发电12539千瓦时,年产沼液6000立方米,推广沼渣沼液大田、蔬菜大棚循环利用1000亩,可节省复合肥25吨,减少成本10余万元。

此外,李集镇还推动完成大周、轴山、袁肖等总面积27万平方米农房改善项目,建设“美丽宜居村”24个,治理镇级河道6.5千米、村级小沟56条、池塘43个,栽植树木75万余株,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7149户,建设公厕51个且实现市场化管理,镇村保洁实现了镇村垃圾收运一体化。

站在喜迎二十大的新起点,李集镇继续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强化产城融合,焕发复兴广场活力,不断提升镇区综合功能和品质,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将李集打造成辐射苏皖边界的商贸重镇。

记者 袁增德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