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固然重要,
但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什么?
疫情防控一线的他,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的答案,
那就是:责任与担当。
2022年4月14日凌晨3时05分,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王集中队队员刘权,因突发疾病,经救治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将生命定格在了疫情防控一线,没来得及和家人交代、和同事告别,在忠诚坚守中仓促地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遗憾的句号……
2022年5月25日,刘权同志追悼会举行,睢宁县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刘权同志的家人及生前同事、好友参加仪式,向他作最后的告别。
“疫情不走,我们不退!”
“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同志们都冲在了前头,我作为老交通人,怎可落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坚决遏制疫情蔓延,2022年3月初以来,作为全县疫情防控交通管控组的牵头单位,睢宁县交通运输局先后在境内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道及县道省市县界设置多个查验点,严格按照全天24小时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要求,对所有来睢离睢车辆及驾乘人员进行查验。
△刘权生前值守照片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刘权常常这样说,他也做到了。无论是车站、广场,还是公路查验点,他总是警惕着未落实防护措施人员的出现,及时提醒他们戴好口罩、保持安全间距,耐心宣传防疫知识和抗疫政策,认真回答别人的询问、疏导交通、指引行进方向。
△刘权生前值守照片
“私下他对我说过,我们身后就是睢宁一百多万的亲人,我们时刻不能疏忽大意!”回想起刘权生前说的话,同事卢伟瞬间声音哽咽了。作为机动人员,要随时听从调配,经常要反复辗转于多个公路查验点,刘权总是任劳任怨,毫无怨言。他说:“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快退休的人了,还能为大家服务几年?”
四十多天的过度劳累没有消磨减弱刘权抗击疫情的坚强斗志,却击垮了他健硕的身体。最终,刘权带着对交通事业的热爱,带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也带着对妻儿的太多愧疚和对睢宁这片土地的无比眷恋,遗憾地走了。
据卢伟介绍,就在事发前一天值班时,刘权偷偷跑到路边接了个电话,电话是他儿媳打来的。接完电话他呆呆地在原地站立了好几分钟,随后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查验工作中。事后同事才知道电话里传来的是刘权亲家公去世的消息。尽管如此,他还是隐藏起沉重的心情,转身投入到工作中。
忠于职守的“老交通”
据睢宁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王集中队中队长陈龙健回忆,2021年夏天,为防止连续降雨给农村公路造成严重损坏,中队紧急安排人员到辖区内的各条路上去巡查。当时刘权感冒尚未痊愈,陈龙健便让刘权留在队里,带领其他队员去巡查,这下刘权不高兴了:“我还没老呢,身体好得很!再说了,一百多公里农路,多去些人,我们分组巡查效率能高一些。”他边说边穿上了雨衣,毫不犹豫地钻进了巡查车里。
“陈队,其他同事们的孩子平时上学不在家,过节时应该好好陪陪老人和孩子,年三十和初一两天的值班就交给我,你们就安心过节吧!”作为一名“老交通”,刘权在平时也无不体现出一名老大哥的胸怀,春节前中队排节日期间值班表,他主动找到中队长陈龙健要求值班,三两句热心肠的话语让大家心里都很感动。
“生活上,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权哥”
一直以来,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权哥。在生活上他像个大哥哥一样对同事们嘘寒问暖,关怀照顾得无微不至。天气变化时,他会提前提醒别人“今天穿厚实点哈”“别忘了带雨衣”。家里有好吃的,他会带到单位和同事分享。
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时常会提醒同事“往路边靠,注意安全!”“口罩都戴严实点,别忘了使用不能超过四个小时。”看到同事衣服上有灰尘、皱褶,他会走到同事身边轻轻拂去并整理好,还唠叨着“一定要注意个人着装,时刻记住你个人着装体现着我们单位的形象。”每次轮流就餐,他总是让别的同志先吃,还自我调侃说:“我更喜欢饭菜凉了再吃,不容易胖。”
“这点点滴滴无形中体现着他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对同事的关爱。”卢伟说。
“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对工作忠于职守,对同事用心呵护,对社会他也履行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人间温暖。刘权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有几次在执法巡查时,刘权遇到流浪汉在垃圾桶翻找食物,他赶紧停车,到附近超市为他们买来食物和水,并耐心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爱心,在同事和身边人中他有着非常好的口碑。老大哥、热心人,是他的代名词。
刘权的突然离开,让身边的同事感到惊愕、惋惜和悲伤。他是交通人的楷模,是抗疫战线的英雄。他对事业的忠诚将感染更多人接过他手中的抗疫旗帜,用自己的臂膀守护着全县群众。
总监制丨鲁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