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
睢宁县传出小麦高产捷报,
实割实测平均亩产729公斤。
其中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高产攻关田亩产778.9公斤,
刷新了我县小麦历史最高亩产纪录;
凌城镇小麦示范片产量达到755.3公斤,
创造了徐州地区稻茬小麦高产
新纪录。

当天上午,国家、省有关小麦专家对睢宁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高产攻关田及凌城镇、庆安镇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进行现场实割实收测产。
跟着睢小融
一起去收割现场看看吧~
在睢宁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高产攻关田,金灿灿的麦穗籽粒饱满,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成员王龙俊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郭文善教授,国家小麦产业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姜东教授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对高产攻关田进行测产。
通过丈量面积、机械收割、过磅称重、测定水分,最后得出睢宁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高产攻关田亩产778.9公斤。
随后,测产专家组分组赶赴凌城镇和庆安镇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进行测产。
其中,凌城镇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产量同样突破750公斤,达到755.3公斤,创造了徐州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新纪录。

近年来,睢宁县农业技术部门不断试验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小麦单产不断提升。
睢宁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秀秀介绍,今年的丰产增收得来不易。四月份以来,睢宁降雨量较常年同期相比减少近80毫米。
针对今年旱情,县农业农村局启动了抗旱预案,引导各镇(街道)及时采取抗旱措施。在疫情期间,县农业农村局发布了四期农情信息,提供“全天候、保姆式”的云指导,利用微信群或QQ群,及时和农户进行线上沟通联系。

对于即将到来的秋种
专家提出种植建议
小麦要高产,播种是关键。要坚持“七分种三分管”,选优品种、适期适量精细播种、合理肥料运筹、开好沟系,后期根据技术部门要求因苗落实好田间管理措施。
睢宁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近年来积极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持续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线上”+“线下”齐发力,坚持科技下沉,实施“一村一名责任农技员”包村联户制度,高位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依托省级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广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建设,关键性增产技术措施到位率进一步提高,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效,充分彰显粮食大县的政治担当。
夏日如火 麦浪涌动
丰收的喜悦在睢宁大地上蔓延

总监制丨鲁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