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
每24个人中就有一个退役军人。
有人说,
他们是国家洒在我们身边的“超人”。
无论是否身着军装,
他们永怀一颗为党为民的初心,
不负时代,不变初心,不停冲锋。
走进新时代,
他们仍是最可爱的人。
“无线睢宁”系列报道
《我是退伍军人》
今天要与大家见面的是
退伍军人刘晓州。
刘晓州于1983年入伍,
1997年转业到地方水利局工程处工作。
2004年前后,
由于单位人员较多,工资发放困难,
刘晓州辞去原来的工作,
主动提出下岗创业,
在徐沙河南岸的睢城街道王楼社区
建起养牛场。
刘晓州:用诚信和善行创办良心企业
我叫刘晓州,徐州市瑞宝奶牛饲养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好多的农民养奶牛,但牛奶迟迟卖不出去。当时,我就产生一个念头——带领农民致富,于是就做起了奶牛养殖。
好多奶农都是一家养了三五十头奶牛,我就想着把他们集中起来,集中饲养奶牛,建立一个奶牛养殖小区。
为了建起奶牛养殖小区,我为资金发过愁,也流过泪,但一直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坚持着,好多领导也鼓励我,坚持就是胜利。
经过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还有战友、亲戚朋友借钱,奶牛养殖小区终于建立起来了。这些奶农都能入驻养殖小区,统一防疫、统一饲养。
刚开始时,奶牛集中饲养比较艰辛,也出了不少问题。后来,我们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由专家给予我们指导,促使企业一步一步成长起来。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我们奶牛场饲养的奶牛,由原来的3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头,日产鲜奶20吨左右。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对养殖业冲击特别大。为了企业诚信、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以及食品安全,我们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流入市场。因为我们是统一饲养,牛奶的品质有保障,蒙牛、伊利等一些乳业都找上门与我们合作,现在我们的牛奶是供不应求。
如今奶牛场有30多名工人,我们给他们开工资,带领他们致富;有的奶农因为入股了企业还有年终分红。
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我们也经常做一些公益事业,对贫困户、孤寡老人和贫困孩子上学进行资助,为老百姓修路。
作为一名军人转业到地方,我没有忘记在军队的锻炼和军人的意志,坚持用诚信和善行创办良心企业,回馈社会。
记者 | 龚玉
编辑丨葡萄
审校丨李璇
责编丨邢传杰 仝勋
监制丨刘砾
总监制丨鲁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