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要闻 >

从“四千四万”精神到新“四千四万”精神,来江苏这场展览寻找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1-07-16 15:28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张铮 记者 徐梦云 文 / 摄) " 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 " 正在火热进行中。室外展区的几艘船引得大家争相拍照打卡。其中,由无锡春雷造船厂制造的水泥船模型与其他船只比起来略显简易,但这一声 " 春雷 ", 却带来了 " 四千四万 " 精神,带动了江苏乡镇企业蓬勃发展。7 月 13 日,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副馆长接玉松来到了历史展,为大家讲述了水泥船背后的故事。

 

△ 无锡春雷造船厂制造的水泥船

 

春雷造船厂被誉为 " 乡镇企业的源头 "

这艘船,复原的是无锡春雷造船厂制造的水泥船。江苏无锡东亭春雷村创设的春雷造船厂,成立于 1956 年,是我国最早的集体性质社队企业之一,而社队企业正是乡镇企业的前身,春雷造船厂因此也被誉为 " 乡镇企业的源头 "。如今,在春雷造船厂的旧址上已建成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

时间倒回到 1956 年,在当时的东亭春雷村,由当地农民自发组建 " 东亭春雷造船厂 "。这个依靠社队企业而发展的村子早早做到了户均收入千元,实现了家家有电灯、户户用拖拉机和人人享受合作医疗的生活。周边村落也都纷纷效仿,这里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 " 工业乡 "。

改革开放后,江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3 年,无锡县堰桥乡把农村改革经验引入乡镇企业,创造了 " 一包三改 " 经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1985 年,江苏省第一家乡村农民集资兴办的市场——常熟招商场正式开业。

接玉松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了重现这段历史,复原了这艘水泥船,让广大党员重温这段历史,同时也让大家感受新时代无锡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

从 " 四千四万 " 精神到新 " 四千四万 " 精神

在乡镇企业创业初期,曾经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 " 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 ",这就是 " 四千四万 " 精神,正是靠着乡镇企业百折不挠的努力,江苏才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率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 " 四千四万 " 精神和新 " 四千四万 " 精神

 

在展览中," 四千四万 " 精神镌刻在展墙上,在其右侧则是一组令人骄傲的数字:1984 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 259.12 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近六分之一。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实现了 " 三分天下有其一 "。1994 年,江苏乡镇工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66.72%,实现了 " 三分天下有其二 "。这组数据描绘了江苏省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万象更新的缩影。

接玉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在夹缝中求生,但正是因为有了‘四千四万’精神的鼓励,大家通过聘请星期日工程师、争取政策支持等方式,排除了万千艰险,才实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无锡、苏州、常州,这三个城市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发源地。

当前,时代在发展,精神内核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面对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江苏也赋予新时代 " 四千四万 " 精神全新内涵:积极适应时代的 " 千变万化 ",主动经受创新的 " 千锤万炼 ",在发展的前沿展现 " 千姿万态 ",在新的征程上奔腾 " 千军万马 "。

看到这里,前来参观的王先生深有体会,他说:" 从‘四千四万’精神到新时代‘四千四万’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赓续传统,又有着厚重的时代内涵。我们年轻人也要传承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乘风破浪。"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