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不让我来,但是在家闲不住,还得回到这儿和伙伴们并肩作战,心里才踏实。”3月26日,泰州明珠街道丹凤社区卡口,年初刚做过手术的周怀林和她的“俏婆婆”帮帮团同伴们正在执勤查验双码。这群社区居民都熟知的“俏婆婆”共有33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周怀林是队长,她们平时在社区做好事,疫情防控以来,又主动去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打卡”。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在泰州,越来越多群众正从旁观者到志愿参与者,再由参与者成为带动者。

送来饭菜的人名叫黄桂芳,今年58岁,是建安社区一组的居民。根据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对居民小区、进村主要道口进行封闭式管理以来,黄桂芳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天送饭菜到疫情防控卡口,有时是面条、有时是水饺、有时是汤圆……每天几乎不带重样的,但始终不变的是:碗里总是热乎乎的。

接种疫苗是疫情防控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对于年龄大、行动不便等无法自行前往接种疫苗的60岁以上老人,当地成立了专门的志愿者团队,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
“爷爷,上车慢一点,注意脚下有台阶。”在口岸街道戴集社区,志愿者搀扶着朱爷爷上车。朱爷爷今年80多岁,腿脚不灵便,患有冠心病,子女常年在外打工,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安排专车接送到医院接种疫苗,让老人安心、舒心,让家人放心。

记者了解到,泰州市近年来运用互联网平台,建立驿站微信群、QQ群,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形成居民需求网上“下单”,志愿者实地“接单”的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志愿者与网格员们化身“快递员”,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代买蔬菜、药品等服务;化身“爱心陪护”为独居老人进行和心理辅导;化身“家庭护工”,对于亲人不在身边的易发生突发状况的特殊群体,志愿者们轮流上门照顾,并对其服药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助力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当地还出台了《礼遇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实施办法》,建立、完善礼遇帮扶先进典型的常态长效机制,进一步汇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弘扬新风正气,从制度层面向社会传递出“好人好报”“有德者有得”的社会风尚。礼遇对象在转正定级、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安排;对当年当选的各类“先进典型”给予一次性现金奖励;每年赠阅党报一份、赠送20张观影券、为各类先进典型免费体检。此外,对礼遇对象创业的给予政策扶持;对生活困难的礼遇对象,在助学、低保、志愿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

据悉,泰州市仅高港区就现有活跃志愿者3万多人,通过“资源清单”平台晒,区、镇、村以及群众自发组建的120多支志愿服务队,由区级中心统筹,所、站、点上下传导,实现四级平台之间的资源调配。“服务清单”统筹配,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文化志愿服务。“效果清单”公开评,由群众打分、提建议,点评结果反馈至各级文明实践平台,统计显示,群众合理需求兑现率达100%。
编辑:姜景旸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