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书记“晒项目”
为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精确化,凌城镇党委聚焦党建引领与社会治理“两张皮”、组织推动与群众参与“两分离”现象,将“微网格”社会治理作为全镇“一号工程”强力推进。
“微网格”筑牢疫情防控墙
微网格
办大事
“大娘您好,我是杨圩社区的网格员,来了解下您家的基本情况,家里最近有从外地回来或者准备从外地回来的吗?”疫情以来,在杨圩社区总能看见身穿红色马甲、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询问情况的网格员、预备党员王莹。
凌城镇设置专职网格29个、微网格209个,实现对全镇18538户居民的全覆盖。疫情防控期间,凌城镇党委充分发挥网格员熟悉地域和人际熟络的优势,通过建微信群、印通讯录,网格员们第一时间摸排返乡人员信息、微网格员第一时间转发防控政策、楼(排)长第一时间上报可疑不良信号、村两委第一时间动员核酸检测,合力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墙。
“3个1”服务群众零距离
三级联动
四季平安
“您好,您在群里咨询的问题我已经帮您咨询了镇疫情防控办,非涉疫地区人员现在返乡需居家健康监测三天,并进行三天两检,我在微信网格群内发送了返乡报备链接,您点开进行报备即可。”对返乡人员在群内咨询的疫情防控事项,镇机关党员、164微网格指导员王琼第一时间就在群里进行回复。
凌城镇党委为每个微网格选派一名镇直部门工作人员(党员)挂任指导员,形成“镇党委—村级党(总)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三级网格治理体系。重点围绕村民群众的大小诉求、矛盾纠纷、难点堵点等,通过走邻访友、群内交流,及时掌握网格动态。指导建立微网格服务群,推行“3个1”服务机制(与诉求人1刻钟内取得联系、简单问题1小时内解决、复杂问题1天内回复),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做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信凌城”激发自治新活力
心诚泽凌
齐心共赢
为把党的组织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凌城镇党委将积分制管理与微网格化治理紧密结合,打造个性化微信小程序“信凌城”,全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新模式。结合人居环境治理、疫情防控宣传等当前工作,构建积分系统,通过开展“积分评议、积分公示、积分兑换”,依托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积分兑换超市”,凭积分兑换相应物质奖励,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家园意识,树立文明乡风,使村民自治行为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有效性、参与度,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浓厚社会治理氛围。
凌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浩说:“邻里纠纷矛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广大居民生活过程中偶有发生,看似简单的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矛盾激化,成为不稳定的因素。网格员、微网格员、志愿者用热心、细心、耐心、诚心化解邻里纠纷,让邻里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了邻里矛盾升级,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