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主要看人往何处走,钱往哪里流。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重要融资渠道的上市,就是检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无论是6个月完成上市,还是开创长三角地区县级科创板双响炮先河,或是北交所的首发有我,无不昭示着,吴江,...
大运河千年流淌,推动常州从农耕文明一路流向工业文明,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赋予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内涵。到了近代,大运河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摇篮,在这里,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曾用11项中国第一开时代先河,刘国钧提倡机器革命土纱救国,集资创...
引导企业结对共建产业园区8个,援建(扶贫)车间34个;协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75人,其中已脱贫人口1003人;推动榆林名特优农产品走出去,实现销售11979.42万元;吸纳社会帮扶资金1239.17万元携手共建又一年,扬榆协作谱新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
随着透湖工程加速推进,在菱角塘生态廊道上尽可饱览湖景;周桥大塘、信坝遗址等景观的治水文化、河工文化挖掘展示愈加充分江苏洪泽坚持规划引领,致力构筑一廊五片绿色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百里画廊生态、文化、经济示范样板,加快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全力塑造生...
扬子晚报网12月23日讯( 通讯员 张小燕 记者 王国柱)12月22日,携手护网行共治E空间江苏省网络文明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泰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泰州市委网信办承办。江苏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胡连生,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霞出席启动仪式...
我苏网讯 对于有着鱼米之乡美誉的江苏来说,近年来,农房和村庄有了哪些变化?下一步又将怎样提档升级?12月23日,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和乡村振兴局的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守牢安全底线, 努力...
千百年来,大运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一直以来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宣传高度重视,切实扛起历史责任,高标准、高水...
12月21日,2021江苏乡村产业振兴论坛在南京开幕。本次论坛以汇金聚力兴业富民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乡村产业振兴一线的实践者、探索者们,共话振兴乡村、共建交流平台,为我省率先探路乡村产业振兴实现路径出谋划策。 产业旺则乡村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今年1-11月,江苏累计完成水路区域货运量25.7亿吨,同比增长5.5%,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其中,江苏发往省外地区货运量6.1亿吨,占比23.8%;省外地区到达江苏货运量14.7亿吨,占比57....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要素。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得人口者得发展,得人才者得天下。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