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 卓之华:看里边景色,植了好多树,风景,生态(都好),水清,鲜花开放,柳树成荫,场地也很漂亮了,我们看了心里很舒服,我们睢宁发展来说一天比一天好。
湿地公园中的水月禅寺,其建筑群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院落围合式布局,体现了其古典和传统的一面。不过其建筑模式,并非我们熟悉的中国传统的小瓦飞檐模式,而是平顶简约的西方殿堂模式,且都采用仿木金属格栅围护。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诠释了“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的人文理念。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至整个水月禅寺建筑群,小至一个殿堂、一尊佛像、一花、一树、一桥、一水,在向我们演说者佛陀法音的同时,也与湿地公园的整体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完成“禅宗美学、禅意空间”的思想诠释。
苏州游客 姜攀文:因为清明节假期,然后听我老公同学介绍睢宁这边,有一个水月禅寺,就过来玩一下,这边周边环境挺好的,也挺幽静的,它(寺院)建筑风格特别别致,有现代感,跟我之前去过的一些寺院,不太一样 就是感觉非常有特色,我觉得还是很值得参观一下游览一下。
如果您不想错过湿地公园内的每一角落,还可以租用自行车,徜徉其间。
市民 郭晓明:这些风景都比较好,春天到了,花花草草都比较漂亮,既然来了话我们就要,把这地方的面貌全部都看一遍,对吧,免得有些小遗憾 地方范围比较大,然后自己跑的话比较累,毕竟我们这边有自行车 地方范围大,我们骑着自行车风景我们能看到一些全貌。
古邳岠山,又名葛峄山,海拔213米,是苏北地区位列连云港花果山之后的第二高峰。三月的岠山,早已经满山碧绿、郁郁葱葱。拾阶而上,一路景色秀丽。
市民 徐泽金:阳春三月,出来遛遛,到这个岠山爬爬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到岠山山顶烧烧香,许许愿,也是我们睢宁的一座灵山。
抬头仰望,山顶上飞檐高啄,有一片殿宇楼阁。仔细端倪,可见一个硕大的红漆“佛”字,这就是宗善禅寺。历史上的宗善寺修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原址在古邳镇羊山上,寺庙规模盛大、气势恢宏。但是在抗战期间,宗善寺毁于战火。上世纪九十年代,古邳镇重建宗善寺时,因为羊山山后开采石英矿,山头已被挖去五分之二,所以就将宗善寺寺址迁到岠山上。
市民 胡元阁:岠山风景特别好,还等清明节,我们带一家人到这旅游旅游。
黄河故道在流经姚集镇房湾村时拐了一个弯,从而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草长平湖白鹭飞”的湿地景观。阳春时节,房湾湿地初现青翠。水畔新建的亭台水榭,古色古香,韵味无限,为这里原生态的美景增添了许多色彩。游人卸下城市的喧嚣,徜徉中欣赏醉人的景致,突然,前面又传来了悠扬的歌声。
梦里想到心里头,你可知道我的心好难受,每个孤单夜里,梦中忧愁,醒来不见你的温柔。
这是一名来自古邳镇的“快手”玩家,正在这里取景录制歌曲视频。
市民 印小天:感觉这个地方景色比较好,然后就过来录一下,试一下,就是看看能不能上一个大的热门,感觉那种点击率能不能上去,能上去也就是正好,把我们家乡往外面扩展一下(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过来(旅游)。
欣赏完岸边美景,人们还可以登上画舫,漫游在黄河故道中。春季的房湾,清风徐徐,水波荡漾。人在船中,只见野生芦苇簇簇丛丛,野鸭白鹭翩翩起舞。那水天一色的如画美景,吸引了众多艺术家们来到这里采风。
县书协副主席 彭军:看看这里变化太大了,现在房湾湿地虽然是在建设期间,但是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对于今后的(艺术)创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说会获得一些灵感。
当然,得益最多的,还是房湾周边的普通民众。
市民 刘明:我是姚集周边人,然后一般主要都是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 听说老家这边建设一个湿地公园,然后就回来看看,今天天气也挺好 跟着朋友到湿地公园,这边来钓钓鱼,观光观光,建设得非常不错 现在我们姚集这边有了,家门口的一个湿地公园,不需要去其他地方观光了。
如今的房湾湿地,已然名声在外,不少路远的游客都慕名前来。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游客 金鑫:挺好的,挺不错的,环境挺好的,比我们那边强,以前从来没有见到白鹭这些东西,不过这能见到,不错。
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建设,我县的百姓们在选择旅游地点时已不必首选远方,家门口就有美丽的景致。尤其在清明节这样的小长假期间,与其长途跋涉外出旅行,不如在自家门口尽情游览,也能享受到旅行的快乐。
李阳 梁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