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专题 > 正能量稿池 >

一“菊”多得 乡村振兴花开“桃园”

时间:2021-12-28 09:54来源:睢宁融媒体中心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在江苏省委驻睢宁县帮促工作队队员、桃园社区“第一书记”侯成雷和桃园社区“两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产业发展上可谓闯出一条新路子,创出一些新模式,干出一片新天地。一幅以菊花产业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桃园镇桃园社区徐徐展开。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金山”

  “土地承包出去有租金,平常还能在社区菊花产业园打零工,现在菊花收获季,采摘1斤杭白菊有1元的收入,一天可以摘100多斤,明年我也准备跟着合作社一起种植菊花,日子越过越红火。”望着筐子里一朵朵金灿灿的菊花,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桃园镇桃园社区居民张潇脸上乐开了花。

  11月1日,睢宁县桃园镇桃园社区菊花产业园里,20多亩金丝皇菊和180多亩杭白菊有的蓓蕾初绽,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风怒放。上百名居民正在抓紧采摘新鲜的金丝皇菊和杭白菊。

image.png

  盛开的菊花,忙碌的农民,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美不胜收。

  金丝皇菊地里,居民刘萍正在忙碌着,只见她用食指中指捏住花茎,大拇指轻压在花蕊上,用巧劲轻轻一拨,一朵菊花就摘下来,直径十几厘米的硕大花朵随后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了筐里。

image.png

  村民采摘一斤菊花,工钱是1元。在产业园区200多亩的一片菊花田里,菊花盛花期足足有200多位村民下地采摘。

  “跟着合作社干活我们放心,工钱现结,一分钱都不拖欠。”领到工钱的村民刘梅笑逐颜开。

  “不光是现在采摘菊花能挣到工钱,平时地里除草、杀虫都要用工。我们这个产业园带动了200多村民就业,尤其是一部分低收入户通过务工增加的收入切实改善了生活。”侯成雷说。

  “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给我们选了个好干部,菊花产业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正在参与采摘的一位大娘高兴地说。

  “这20多亩金丝皇菊和旁边的180多亩胎菊是今年5月底桃园社区集体种的,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一天可以带动近百名附近群众在这里务工。”菊花地边,一脸开心的中年人是桃园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侯成雷。作为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派出参加省委驻睢宁县帮扶工作队成员,侯成雷在桃园社区工作已经快两年了。

image.png

  据侯成雷介绍,今天的喜人局面在一年半前还不敢想象。桃园社区位于桃园镇政府西约2公里,方圆5平方公里。桃园社区有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一个,桃园社区共有5个自然庄,人口约6000多人,全村共有“十三五”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31户383人,桃园社区村域面积4785亩,可耕田面积3300亩,以传统的种植模式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蚕桑、大蒜等。2020年3月,侯成雷初到桃园社区时,村集体收入刚刚20万元,主要来自房屋租赁、土地发包收入,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停滞,可以说是传统产业无特色,集体收入无突破。如何“破局”成为侯成雷彻夜难眠的心头大事。

  科学精准帮扶 攻坚克难“破局”

  怎么办?干部首先要担当作为,既来之则“干”之,完成硬任务,就要瞄准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完成硬任务,就要聚焦农民最关切的问题。

  侯成雷对社区两委干部说:“我们要让老百姓看到干部能做事、能做成事,还要让他们看到跟着干部能赚到钱。”

  既然当上了桃园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侯成雷想一定先抓党建,让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逐步显现,党员学习、走访帮扶、志愿服务、专项调研等多样活动常态化推进,让村干部找到自身的定位。

image.png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下一步,社区经济发展停滞的破局是侯成雷重点考虑的问题。“必须发展产业,这样集体才有收入,老百姓才有钱赚!”侯成雷的态度很明确。

  然而,发展什么产业项目呢?那段时期,侯成雷和社区两委干部们没少调研和探讨。在社区里,他主动召集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开帮扶工作交流会,集思广益之后,发展菊花产业成为共识。

image.png

  桃园社区有一定的菊花种植基础,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适宜。但是,能种菊花不代表能种出好品质菊花,不代表菊花能卖出好价钱。

  2020年春天,桃园社区流转土地160余亩,由社区集体合作社经营,开始种植杭白菊和金丝皇菊,下半年,一个2000平方米的菊花烘干基地投入运营。当年种植菊花,当年上马设备,当年产生效益。桃园社区集体经济通过菊花茶收入就突破了50万元,为社区经济发展明晰方向,使集体经济摆脱多年停滞的现状。

  社区干部袁保磊回忆那段时期的情景:“我们去了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亳州药材种植基地、浙江桐乡菊花加工厂等地,侯书记带着我们马不停蹄四处考察、学习经验,在烘干厂房建设现场开两委班子会议,加快推进产业园建设进度,现在看来我们选对了路。”

  菊花开满园 增收靠加工

  只种不加工,便宜小商贩,吃亏是农户。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大课题。侯成雷想到了菊花深加工。

  “群众看到了效益,今年推广扩大种植了500多亩胎菊和金丝皇菊,引领了村民参与种植,采摘后都将进入集体烘干厂房加工,我们预计帮扶建成的烘干厂房年产值500万元,集体收益更加可观。”侯成雷开心的说。

  在桃园镇西侧临街的一排厂房中,睢宁县桃园镇耀园合作社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就是菊花烘干设备所在地。

  “11月31日收了3万斤,今天只多不少,杀青、烘干、筛花,这些机器24小时不停机。”社区干部袁保磊和胡洋在烘干基地里忙得一头汗。

  “没有侯成雷书记帮扶建设烘干厂房上马烘干设备,我们的菊花产业做不起来,群众的腰包也鼓不起来。”袁保磊和胡洋等人都在强调这么一句话。
  捧着一把杭白菊,袁保磊说:“如果我们没有烘干设备,这种上好品相的杭白菊在地头也只能卖到几元钱一斤,鲜花难储存易变质,价格完全受制于收购商,而且村民们也会互相砸价,这样一季下来等于白干。”

  这一套70万元的烘干设备,是侯成雷力主上马并协调省委驻睢帮扶资金购置的。烘干厂房的建成,大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使桃园社区的菊花茶产业有了长远发展的基础,并推动深加工相关产业链发展。

  在烘干厂房东侧,完成第一轮烘干的杭白菊正在进行筛花。正紧张有序忙碌着的社区干部胡洋开心地说:“菊花倒入筛花机后,根据花蕊大小筛选后,还要再次回炕烘干,以保障品质。”

  “一类品目前市场收购价为11万元/吨,折合为55元/斤。”胡洋语气中很有成就感,“已经有一些客商打来电话预定,完全不愁卖。”

  “去年摸索,今年扩大,明年全面发动。”侯成雷对下一步的菊花产业发展思路非常清晰,“我们有烘干基地了,我们干部有大格局了,同样能做出大产业。”

image.png

  下一步,桃园社区准备实行连片规划建设,构成有特色的区域性菊花种植加工主导产业,把产业发展建设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实现示范效应,做好品牌化、企业化建设和运营,强化打造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统一管理,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继续引领和带动当地村民参与菊花种植,实现生长全过程有机绿色管理,让高质量的农产品有高附加值,形成群众增收长效机制,在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村民能够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

  “村民更相信合作社,更相信村集体,在这里干活有保障,他们中最多一天能收入100多元。”侯成雷对眼前的一幕很感慨:“事实证明,我们只有把集体经济搞上去了,才能让村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共同富裕’。”

  群众最“盼”的事就是最要办好的事

  身为“第一书记”,侯成雷始终认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带着深厚感情,才能把民生实事做好、把民生内涵做实、把民心工程做优。集体有了更多的收入,当然还要用于民生改善上来。在连雨季节,侯成雷和村干部巡视临时安置户和留守老人,带领村干部冒雨开挖排水沟,对住在低洼处的农户及时联系亲属,村民留守老人朱为振家在雨季受灾严重,社区两委查看发现险情并第一时间妥善安置转移,安全度过雨季。朱为振感动地说:“谢谢驻村书记的关心,感受到了温暖,一定积极配合到亲戚家去住,不让大家为我担心了。”

image.png

  在桃园社区西园庄村,曾经令侯成雷记忆深刻的烂泥路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3米宽的笔直水泥路,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西园庄年久失修的一座桥梁也焕发新姿。

  全长600米的西园路,改变了西园庄没有水泥路的历史。大家走在笔直的西园路上,村民代表这样说:“原来这条路是烂泥路,咱们华东有色驻村干部为老百姓办了实事,新修了水泥路,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给多少百姓带来了实惠。”

  “社区干部做的事,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侯成雷说,“这其实是一条‘示范’路,不仅仅是修好了一条路,更是修成了村民与干部的‘连心路’。”

image.png

  正在门前打扫卫生的西园庄村建档立卡户姚兴勤笑得很开心:“路修得可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出门踩一脚泥、晚上看不见路了。”

  “驻村书记非常关心、关爱低收入户和困难村民,经常入户走访,开展慰问,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带领大家建设西园庄游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社区的人居环境也变得更加美好了。”不少社区居民对身边环境变化啧啧称赞。

  “当老百姓笑的时侯,心里会有满满的获得感。我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桃园社区发展,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一样经营好。”侯成雷动情地说。

  如今,桃园镇桃园社区有了一条致富的“路”,一座过河的“桥”,一棵摇钱的“树”和一个连着干群心的“家”。

作者:睢宁县融媒体中心 袁增德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