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多年来,每年夏天时候,从早上5点多开始,就有很多人聚集在城区铜牛广场上练功舞剑。原来这里,也是县武协下属的一个社区群众练功点。它又有一个具体的名称,叫宋蓝武术推广中心。这是根据这个练功点负责人蒋超的两位恩师的姓氏命名的。说起自己负责的这个练功点,蒋超一脸自豪。
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县武协副秘书长 蒋超:你看我们这次7月22号,徐州首届国际武术节,我们练功点是以县武协名义参加的,我们参加10个人,得到21块奖牌,5块金牌,8块银牌,8块铜牌。
不过对于来这里练功健身的人们来说,是否获奖他们并不是过于看重。先后获得太极拳太极剑两块金牌的王荣,是这样说的。
武术爱好者 王荣:能结识一帮好朋友,在一起天天早上来到拉拉呱,聊聊天,一起打拳,听听音乐,感觉非常舒服。一些烦恼都没有了,都忘掉了。你看我们这帮美女就从这个精神面貌就可以看出练太极的效果。
类似这样的练功健身活动点,我县已经有40多个。每个点,都有武协人员义务带领教学。这些练功点不存在门槛,社区居民,社会上各行各业、各种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参与进来。除了走进社区,传统武术还被武协人员义务送进很多单位。
国家级武术裁判员 县武术协会主席 张凯:我们义务教学的,像法院、中行、农行,还有好几个机关在学,都是我们义务教学教育的。
去年夏天,由我县中医院颐和医护养老中心开办的太极健身中心,也正式开始启用。运行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武术健身的作用。当然,从娃娃抓起,武术进校园,对提升传统武术影响力更为重要。县武协已经在我县王集镇苏塘小学,原县汤刘小学,也就是现在的县实验小学第一分校,以及李集中学等学校,义务教学多年。
县武术协会秘书长 县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张成辉:太极拳,社会上存在很多误解。很多人认为太极拳是中老年人的一项运动,其实不是。这个太极拳,应该是从学生开始抓起,从小开始进行锻炼。主要是锻炼咱们下部的支撑能力,和身体的协调以及平衡性。
今年暑期,我县各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参加县教育局、文广新体局联合举办的“武术进校园”教师培训班,接受县武术协会培训,将把武术全面带入我县中小学内。到时候接受传统武术影响的学生,将数以十万计。
通过武术进校园、武术进单位、武术进社区这些活动,传统武术逐渐被推广到我县的各个角落。只有让更多群众了解武术,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我们的传统武术,才能得到发扬光大。
李阳 梁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