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记者沿着黄河观光路,走在通往陈王村的宽阔村道。和其他村道不同的是,这条村道并排行驶两辆卡车都绰绰有余。还未进入陈王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蔬菜交易市场,远远地就看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搬运蔬菜。陈王村位于双沟镇区东北角,黄河沿线以东,庄体紧靠故黄河,这个蔬菜交易市场就坐落其中。陈王村共有人口1638人,耕地面积1668亩,全村却有菜农158户,各种蔬菜大棚320个。
焦艳荣就是这里的大棚蔬菜种植户,三年前她从外地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她也动了搞大棚丝瓜种植的心。
双沟镇陈王村村民 焦艳荣:以前在外面打工,现在小孩结婚了,没法出去打工了,在家看人置大棚,我们也置,你弄什么去,你给别人打工也得干,不如自己置一个,这咱说早来也管,早走也行。
万事开头难,前两年,由于经验不足,加之市场行情不好,焦艳荣一直没有盈利。
双沟镇陈王村村民 焦艳荣:那您之前买这个大棚多少钱,三万四买的,就是从事这个三年了,有没有回本…前两年不怎么样,就是这几年还凑活,还能弄两个钱,行情不好也不行,比方说就跟今年一样,丝瓜行情好能多挣两个钱。
焦艳荣的故事就是陈王村探索大棚蔬菜种植的缩影。一开始,由于村民们普遍缺乏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再加上蔬菜没有找到销路,种植户们几乎是血本无归,大家参与种植的积极性大大受挫。为了走出困境,陈王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平顶着压力,从山东请来技术人员和种植能手为村民讲课、传授经验。经过三年的努力,现在每个蔬菜大棚的年利润都不低于五万元。蔬菜种好了,下面就要解决销路的问题。
2015年,陈王村在上级项目的帮扶下,建立了蔬菜交易市场及生产资料超市于一体的厂区,当年就投入使用。徐州、南京、常州、上海等地商家纷纷前来采购。
双沟镇陈王村村民 焦艳荣:我们都是拉菜市场销售走,杭州徐州都有,都是往外面走的,这样也省事是吧?是,对,人哪电话哪就来拉走了,比方说你要是要这个菜 订好了这个菜我就是摘了,摘好了给送过去,就行了,到交易市场交给人就回来了,对,现摘现卖,摘好装好,就给人送过去,保证它的一个新鲜度。
据了解,现在的蔬菜交易市场每天的蔬菜输送量平均达六七万斤,旺季时高达十几万斤。村集体也能获得每年近20万元的服务、管理等费用。现在,蔬菜交易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但王荣平并没有满足。
双沟镇陈王村党支部书记 王荣平:通过我们合作社加农户,第一步就是提高质量,第二个就是打造“双溪翠”品牌,第三个就是把这个蔬菜由合作社,收过来通过深加工,冷链,销往上海,同时那我们在5月5号,有我们市县领导,带我们合作社到上海签约,开通了一个上海窗口,首先得把我们品牌做大,做强,做优,这个才能销售到上海,才能提高经济收入,这个既能增加群众收入,也能增加集体收入。
提升蔬菜质量,走绿色产品的路子,该村计划利用去年新建的冷库,将蔬菜变为精装货品,通过冷链销售到上海,从而将“双溪翠”品牌做大做强。这个项目的推进不仅可以为村集体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还将带领群众走上宽敞平坦的脱贫致富路。
双沟镇陈王村村民 宋萍:这以前在大棚里干点儿活,干过的不能干了,这架支架身体不大好,这就安排隔着干点儿精活,您这一个月能拿多少钱,这一个月反正千把块钱,在这里经常装菜、摘花生、打个药弄什么的,不干那个,割个草收菜装菜,能弄两千来块钱,那还挺好的,对,论筐的,论筐,能多劳多得,一天还能挣七八十,还能百把的,还当不了三四十,看车来多少。
原来,宋萍是为蔬菜交易市场内的一个种植合作社帮忙。去年,陈王村积极响应“把合作社建在支部里”的号召,成立了五个合作社,并流转本村土地1600亩,种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
双沟镇陈王村党支部书记 王荣平:我们陈王村目前就是先后成立五个合作社,种植合作社,一个是农机合作社,还有三个蔬菜合作社,我们陈王村,一是通过蔬菜市场收入。第二个方面,通过种植,我们流转一千亩土地。第三方面,通过农机对外出租,全年这三块能收入到100万以上左右。
陈王村的村民有外出打工的,有搞大棚蔬菜种植的,还有一部分年纪大的就到合作社里头打打下手。
双沟镇陈王村村民 王光银:棚里活也不能干了,到这来,在这边干,也能减少家庭负担,您平时在这个合作社里都做哪些工作,我在这个合作社里就是管理市场,收费,有农忙的时候,帮合作社在合作社里干点农活,年龄大了,家里面也不能干活,来到这干点活来减少家里负担。
挑拣好的花生籽种接下来就是送到地里播种。为了减少种植合作社的开支,连陈王村的村主任都亲自上阵。
双沟镇陈王村村委会主任 王荣建:这个合作社有不到1000亩地,现在开始种这个花生,种花生有350亩,上边那几百亩只是600多亩,都是小麦,今年种这块地,这个地是从去年,杨树全部砍伐了,从老百姓手里流转过来的,像这个地里差一点,租金是一亩地一年650块钱给老百姓,我们去年种花生最多一亩地,收入2000块,今年看这个天气打算能收一千五六也就可以了,300多亩的花生,这打药打除草剂,都是我们本村的老百姓,都找我们这老百姓干的,有低保户有困难户,当天发工资,干一天发一天。
双沟镇陈王村村民 周勇:我们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人家不要,现在就是在大队打个除草剂,帮个忙。
下一步,在陈王村大棚种植基地,故黄河故道旁,该村还将开工建设招商投资4000万建设一个休闲体验育苗基地。
双沟镇陈王村蔬菜交易市场管理人员 王明利:4000万准备建造一个育苗场地,工厂化的育苗场地,这个为了减轻蔬菜成本,种植蔬菜成本,这边能建造一个蔬菜基地,育苗不要到山东拉,到我们此地就可以育苗,可以减轻农民种植蔬菜的成本,这个月苗成本就可以减少30%左右,主要一育苗就是西红柿,另外可以种植草莓石榴供游人参观,里面还可以设置农家乐供应这个休闲观光。
同时,结合省级“最美乡村”创建,该村还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村容村貌,努力将陈王村建成集垂钓、蔬菜采摘、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农家乐特色休闲农事体验村。
双沟镇陈王村党支部书记 王荣平:重点打造,黄河垂钓园、垂钓园的、我们图纸也已经规划好了,这个下步通过,通过大户老板投资,或者我们集体投资,打造一个垂钓园 这个垂钓园的也将是陈王村亮点。我们陈王的,最近准备拆迁一部分 把我们这个“美丽乡村”建设好,打造好,打造成一个四星级的,旅游休闲观光垂钓住宿为一体的乡村。
依托陈王村的特色农业发展和故黄河沿线开发,更有村干部的不懈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陈王村将会变得更加富饶、美丽。
朱倩茹 徐子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