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增德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之服务创收型:
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管理优势,村集体牵头成立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服务公司等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土地流转、产销中介、场地租赁管理等服务,为群众提供农产品产销、生活服务等增加集体服务性收入。
睢宁县典型代表村:庆安镇林庄村
近年来,庆安镇林庄村始终围绕“宜居宜业”这一目标,不断提升田园乡村的“绿容量”以及产业发展的“含金量”,来换取群众的“点赞量”,持续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以及一二产业上双向发力,双轮驱动村级综合实力新提升。
田园乡村 百姓流连
春日里的林庄村,林初盛、花正开,村庄中心池塘边成排的垂柳正吐着嫩绿的芽簇,随风轻撩着水面,一圈圈涟漪便荡漾开去。池塘边的游园凉亭里坐满了休憩闲聊的村民,宋之虎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整天在周边乡镇经商,只要遇到有人问我是哪庄的,我就自豪地说俺是庆安林庄的。别人都对咱林庄的环境设施赞不绝口。”宋之虎聊起村庄变化便滔滔不绝,他说,现在总想回家,因为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优质的田园乡村“慢生活”,近两年,林庄村的实体产业发展也是有声有色。“村里面有养牛场、合作社,还有五栋工业厂房,带动了我们村和周边几个村的老百姓就业,咱林庄村绝对是有发展潜力的村。”
筑巢引凤 能人返乡
宋之虎所说的五栋工业厂房,就是林庄村近年来招商引资的项目。该村通过打造能人返乡创业园,让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年时间里,睢宁福昌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入5000万元在林庄村建设了三个电子厂,年产值2000万元,带动70多名工人就业。林庄村还将原有的废弃学校和旧村部拆除,新建两栋标准厂房共4000平方米,目前正在与徐工集团洽谈招商,成立相应配套公司,每年厂房租赁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万元。
合作社引领 农民增收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合作社,林庄村招引徐州犇驰生态牧业投资6000万元建设大型养牛场,每年出栏肉牛1200头,养牛场粪污直接进入该村的沼气站,打造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养牛场租赁土地厂房,秸秆收储和沼气站的沼渣沼液及产气发电,每年又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
同时,林庄村流转土地800余亩,用以发展稻虾基地等,每年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万元。合作社还吸纳村民以土地入股,家庭劳动力可进厂、进合作社务工。
“村民入股合作社,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土地租金也比较高,还可以打工增加收入,我们当然积极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壮大了,我们也能获得更大收益。”庆安镇林庄村村民马乾坤表示。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刚刚闭幕的全县村书记论坛相关要求,把握要领,牢牢抓住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力争把林庄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创建成为徐州市的示范社,扩大土地流转,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早日实现利益分红,把林庄村打造为产业振兴的新样板。同时,林庄村正全力创建特色田园乡村,不仅要实现面貌美,还要产业强,更要大家富,让林庄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庆安镇林庄村党支部书记赵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