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本地 >

让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无死角”

时间:2021-11-30 09:29来源:睢宁融媒体中心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涉及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今年,我县持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护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11月28日上午十点半,位于凌城镇沙庄村附近、横跨徐沙河的凌埠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钢便桥桥体安装。一侧老旧的凌埠桥桥体斑驳,刻画着岁月的痕迹。该桥建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被专业机构认定为五类危桥。钢便桥施工现场负责人项溁介绍,施工方于9月份施工,桥梁主体本月底完工。“因为该桥属于民生工程,我们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按设计图纸桥梁限宽4米、限高2米,钢便桥工期短、施工快,材料还能回收利用。凌埠桥预计12月中旬就能通车。”

  县公路管理站农路科科长王旭介绍,2021年,我县新铺设农村公路91公里,改建桥梁34座。“三分建设七分养护”,为加强农村公路管护,巩固建设成果,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我县建立了全县农村公路、桥梁分级责任体系。“农村公路依托各镇农管办管理养护,县养护公司对全县两千公里的县道实行常态化管护,列养率100%。我们每年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桥梁进行检测,及时改建危桥。”

  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内容之一,农村广播电视对传播政策知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至关重要。桃园镇是今年睢宁唯一一家创建智慧广电镇村试点镇,江苏有线睢宁分公司积极与桃园镇沟通,建成高清互动电视综合信息发布平台。江苏有线睢宁分公司公众客户部经理吴思民介绍,平台设置新闻动态、党建动态、三务公开、蚕桑之乡、商户服务等栏目,提升了乡村咨询和本地便民信息获取效率,提升了基层政府管理服务能力。同时,该公司充分利用广电网络覆盖面广、传输稳定、安全性高等优势,开展信息数据联动共享。“比如技防村,每个村都有8至10个监控摄像头,相关数据都可以和县委政法委和公安部门共享。”吴思民说。

  农村公路、桥梁与智慧广电建设是我县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投入的其中两项。近年来,我县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构建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管护到位、机制健全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系。“县经发局牵头会同全县18个职能部门对全县水利、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展开工作部署,制定了详细的考核细则,监督促进管护设施具体到位。同时经发局还积极拓宽管护资金渠道,不断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力度,促进设施管护更好更快地落实。”县经发局农源科科长钱亚男表示,在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培育文明乡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改善提升乡村环境等方面,相关职能部门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全媒体记者 杨艳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