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长,算不上什么岗位,
更是一个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长”,
往往出力、不一定讨好。
但是,疫情这段时间,
我亲身体会到一个楼长在疫情下
发挥的重要作用。
现在疫情结束了,
我记下了做楼长的体会并写下了
几点建议:
▼
2022年的春天,乍暖还寒,疫情之下,我所在的小区封控管理,我就地转化为小区志愿者。
封控一段时间之后,我从小区群里发现,人们的情绪开始急躁,有了一些杂音和质疑声,任由这种情绪发酵下去不行,当务之急是要有人站出来,带领大家往一个方向走。这种情况下,我主动申请兼任成为了21号楼——“楼长”。
在政府物资一时还不能到达的情况下,我在业主群中,一边安抚大家情绪,一边组织发动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你给几斤米,我给两颗葱。困难时期,爱心与善意最能打动人心,经过互帮互助,住了几年也不大熟悉的邻居迅速拉近了距离,大家的情绪也稍稍稳定。
4月20日,第一批政府菜包要来,我被通知晚班留守北门卸货,凌晨1点30到了小区,我把这个消息传回群里,大家一片欢腾,竟然没有几户睡觉的。卸货、装运、分发到各楼、发到每户手中,再对好钱款,已是凌晨四点多,赶紧回家眯会儿,因为早上7点又开始组织核酸值勤……
最初的几天,日子就是在这样的夜以继日中度过,我这个楼长也被大家真心认可走马上任了。
体会一:只要真心付出,群众就会看到,就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要善于引导,主动发声,正能量的声音多了,一些负能量的声音自然就少了、消失,最终加入正能量中来。
建议:楼长(巷长)作为社会基层治理中最末梢的一环,建立由党员、干部、退休人员、退役军人、社区志愿者等有热情、能奉献、有心胸、能吃苦、有公信力、有号召力的楼长(巷长),要以小区为单位,建立党员楼长为主要成员的党支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凝聚力量、组织有力。可以定期给住户普及政策、法律等知识,组织小型活动等,协助社区做好网格管理。如果社区能提供相应活动经费就更好了。
本次疫情中,在工作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一开始组建的群太多,一齐发号施令,有时楼长分不清是谁在指挥,无所事从;统计数据收集后,不能做到统一整理,导致重复劳动,令楼长产生质疑等。
我所在的楼,共25层,两梯四户,总共100户,但疫情期间,并没有住满,应核酸多少人?每户几口?哪几户不在家?有几户是只有老人和孩子家庭?有特殊家庭特殊情况需要特别关注的吗?不摸清底数,核酸、物资统计、分配、发放、特殊帮助申请等都是一笔糊涂账。
25层我迈开双腿一层层挨户统计,生成表格(为了保护隐私,只统计在家人员户号、联系方式、人口)。在统计的同时,每层本着自愿原则设立一个层长,负责本层各户的信息传递、收发物资、核酸检测等。
仅用了半天时间,就统计好全楼的底数,在家户数78户,248人,其中,5口人以上的有8户,仅有老人孩子在家的有4户,有特殊情况家庭(精神疾病)1户。有了这张基数表,给我以后的楼长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随着政府的物资保障越来越到位,这就使得楼长的统计发放工作越来越繁忙,我也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总结出一套套工作经验,比如:统计物资时,群接龙与群共享文件应用的最多,也最便捷。
先讲讲统计数据:因为之前的基础表已做好,每次统计前,只要发个群共享文件,设为群待办事项,每户就可在手机上进行编辑,打开表格,找到自己的户号,填入数字1,三步即可完成。我只要直接按表汇总的数字上报,后期按表登记的数字发放就可以了。
另外,统计前要做好通知,说明此次预定物资的内容、价格以及注意事项提醒;规定好最迟上报时限,呼叫层长通知到位;根据统计表,再检查一遍有无对错,特别关注特殊的那几户老弱病残户有没有订,如果没定,再次电话确认一遍。
再说说核酸码:这次社区要求各楼长安排每户下载核酸码,但大家注册后,还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不会操作,有的手误填错不能修改,有的退出后就不知该怎么再进去,还有的是没有手机的老人、孩子。
最终,我让大家把自己家庭参加核酸的人员的核酸码,全部截图,以户为单位拼在一个图里,保存在手机相册中,不会操作的,我一户户帮助核对后发给我,没有手机的,就上门代为注册帮助生成,最终做成一个压缩包发回给社区。
体会二:兵马未动,底数先行。数据和情况了熟于心,工作起来才能游刃有余。现在的工作中,数据软件的应用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楼长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
建议:以户为单位在全县范围内摸清底数,建立基础台账,这在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城区管理上尤为重要。在全县范围建立电子码数据库,无论是核酸扫码、核对核酸人数、还是查验场所码,都可以发挥数据化、智能化在社会治理及疫情中的重要作用。
疫情期间,楼长有规定动作,也有不确定任务。
关于核酸采集:每天早上6点闹钟,关注辅采群动向,看核酸医生入户核酸准备工作差不多了,开始在群里通知叫醒各户准备好,让家长把孩子叫起来,配合好采核酸,每天从25层开始往下做,每到一层,各自在群里通知下一层准备,层层传递,形成习惯,做完不忘向核酸医生道声:辛苦了!
关于物资发放:开始时,各楼还可以分批下楼,排队拉开距离领取物资,后来要求足不出户,多层楼只有二三十户的还可以送到门口,像我们这样的百八十户的大户楼,户户送不现实。我最终想了一套不见面物资发放法:所有物资搬运至一楼楼道内,用电梯上下运送,一层一层发放,我在群里指挥:“现在开始发放物资,从25楼开始,25层业主发钱……”之前预定过的业主直接把钱以红包的形式发到群里(层长可以代发一层的钱,这样更快),我点击收钱后,物资直接放电梯里,按到25层,每户一人领取即可,又快又稳,还不用见面减少接触。
关于垃圾收运:我和收运垃圾的环卫工约好,每天上午八点半左右到我们楼来收运垃圾,我通知要求每户每天晚上或第二天一早把家里垃圾扎好口(绝对不能滴水),统一放到公共走廊电梯对面的墙边,这样操作,一是收运垃圾的大叔只要一开电梯就能看到收走垃圾,不用再到内走廊每户门边找,减少接触面,也减轻工作量;二是白天垃圾不出门,公共走道卫生也保持较好,没有异味。
关于楼道消杀:楼道消杀要求一天三遍,消杀机加满水,我试了一下,很重,一次两次还好,长期干确实不是女生能够承担的工作。我首先在群里招募本楼消杀志愿者,结果大家踊跃报名,出于疫情防控要求考虑,我固定好人,排好班,做好服务指导,每天的消杀按时做好记录,保质保量完成。
我所在的小区是封控小区,长时间的居家,足不出户,时间长了,难免无聊难耐。闲时,我参与群里侃大山,讲笑话,晒美食,请教盘算着政府菜包可以做哪些菜谱,偶尔组织一下抢红包活动。
比如:有次发千呼万盼的西瓜菜包,发完之后,很多有小孩子人口多的家庭还想要,我把自己的那份拿出来,在群里搞了个拼手气红包彩蛋活动,抢红包中手气最佳的得到购买权。最终抢到的203的住户像中了大奖一样兴奋,其他参与的业主也都很开心。
有时也会有矛盾,反映最多的矛盾就是“噪音”问题,因为商品房隔音效果不太好,平时上班上学听不到,疫情大家都居在家中,小孩子难免会有顽皮发泄精力的时候,楼下的业主就会有意见,有一次两户在群里还吵了起来,我在群里不得不经常呼吁:白天多数孩子要上网课,有小小孩子的家庭尽量陪孩子玩一些轻型游戏,不要太大动静,疫情期间相互包容理解。慢慢大家也就不再特别纠结了。
后来,发三黄鸡菜包的时候,有人在群里问剁鸡咋办?我特意和大家约定好:上午时间留给孩子上网课,中午11点,全楼统一剁鸡10分钟。到点就听全楼上下一齐哐哐哐的响。
体会三: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规则,从小处入手,从群众利益角度出发,大家就会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要善于组织发动,而不是生硬布置。
建议: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引发邻里矛盾的导火索,是基层社会治理最微小的不稳定因子。楼长要注重加强心理疏导,带动活跃气氛,保持良好邻里关系,提高及时处置苗头性矛盾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疫情中,我体验了特殊时期做楼长的辛苦,黑白昼夜、风雨无阻,烦了有时也会在楼长群里吐槽;累了有时也会想撂挑子不干了,但任务一来,还是斗志昂扬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为了等菜包一直等到半夜,为了老人孩子的药品、奶粉、纸尿裤在防疫群里一遍又一遍的询问;挥汗如雨一趟一趟搬米扛面,一次又一次背起沉重的消杀机,一次又一次引导着邻居做核酸……
经过一个月的共同努力,5月15日,我们终于战胜了疫情,小区迎来解封。在全楼业主的配合下,我没有辜负全楼业主的信任圆满完成了任务,不仅感受到了21号楼78户大家庭的温暖,更收获了满满的属于楼长的自豪!
——一位就地转岗的党员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