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睢宁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李集镇共同举办的电工培训班后,我拿到了初级电工证,在镇上找到了工作!”8月1日,来自安徽省灵璧县的王秀龙告诉记者,他实现了“工作不必去远方”的愿望。
这是近日《新华日报》刊发的《让家门口就业变得更容易》一文中的事例。该文章以睢宁县李集镇为例,点赞了睢宁多措并举,帮助更多企业解决用工难,让求职者在家门口满意就业,把更多人才留在睢宁。
今年以来,睢宁县人社局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紧扣“求职者就业”和“企业用工”两大服务主体需求,创新打造县人力资源市场和睢宁经济开发区、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李集、凌城、沙集“一主五副”6个“就业·企航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用工保障需求侧和供给侧精准对接、直接对接、常态对接。
“以前我们多在中秋、春节两大节日举办招聘活动,但企业缺工存在阶段性,求职、用工需求错位,导致招聘活动难以满足更大需求。”睢宁县人社局局长李靖说,“现在我们定时定期举办招聘活动,将招聘平台设置在园区内,随时了解、发布企业用工需求,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此外,该局派人事协理员进驻园区,近距离接触企业,随时调研企业用工需求。
这两年,睢宁对在外劳动力、产业工人展开了一场就业大普查,摸排到睢宁在外务工人员达22万人,基本掌握了他们的工种、学历、年龄等信息。睢宁县人社局调研发现,企业用工和求职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依然存在,往往错过回乡发展好时机。该局有针对性地向在外务工人员推送招聘信息,详细说明企业及工资待遇等情况,吸引他们回乡发展,为美丽睢宁建设出力。
精准招聘、就业培训……越来越多在外的睢宁人回到家乡,在家门口找到了好工作,实现了家庭与事业兼顾的幸福。
记者 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