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礼群
(2022年11月19日)
核心提示:2022年是睢宁县李集中学建校70周年,11月19日上午该校举行了庆祝活动。作为一名老校友,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局主席魏礼群前来参加活动,并作为校友代表向母校深情寄语。
七十年来,春秋代序,岁月峥嵘,李集中学与祖国同步伐,与时代共奋进,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取得了令人惊羡的辉煌成就。1952年创建学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学校领导班子和数万师生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连续上了几个大台阶。从“县重点中学”“市合格高中”到“江苏省重点高中”,从“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到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跻身江苏省中学名校之林。办学格局不断完善,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能力不断增强,并且以优良的校风、务实的教风、纯正的学风和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七十年来,弦歌励耘,春华秋实。李集中学坚持践行“为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秉持“厚德励志、勤学笃行”的校训,滋兰树蕙,培桃育李,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栋梁遍中华,学子们奋斗在政界、教育界、科技界、文化界、体育界、企业界、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付出,建功立业,以优异的成就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国家建设、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许多荣誉,增添了无限荣光。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望七十年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实属不易,这是李集中学历届领导班子和数以万计李中人励精图治、砥砺奋斗的结果,也是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对李集中学沧桑巨变和作出的巨大贡献,值得倍加珍视,这是我们继续前进、续写华章的勇气和底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学教育是人生成长奠定基石的重要时期,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时段,也是长知识、长身体、长才干的宝贵时光。办好中学教育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办好教育也给予更高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加突出重视教育,明确把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下,中学教育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
创业维艰,守业更难。李集中学用七十春秋奠基立业,现在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巩固和发展既有成就,开拓新的局面,争取更大的进步和光荣,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展现更大的作为。应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卓越的目标追求,继往开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再铸辉煌。
——希望和期待母校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办学能力水平,大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争创一流学校业绩。
——希望和期待老师们坚守好老师的特质标准,坚定理想信念,修炼道德情操,拥有扎实学识,充满仁爱之心,更好地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希望和期待全体学生珍惜美好年华,践行“厚德励志、勤学笃行”的校训,在学习中加强修身,在奋斗中砥砺品格,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增强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素质和本领。
——希望和期待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与母校的联系,在各自岗位上尽其所能,反哺和服务母校,积极为母校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和期待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为李集中学和全县教育事业更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回首过去,李集中学七十年与时俱进,基业铸就,历史厚重;展望未来,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以70年校庆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弘扬几代李中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优秀品质,再接再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努力续写李集中学更加美好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李中人的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