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出自《管子·枢言》。结:关键。意思是恪守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
管子非常重视诚信,在《管子》一书中有大量篇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诚信。《管子·乘马》说:“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强调士农工商都要讲诚信,否则就无法立足于本行业。
春秋末期,老子首倡“信德”,孔子主张“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认为 “言不信者,行不果”。孟子进而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左传》则指出“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把诚信作为治理国家、维系民心的根本保证。
诚信关乎一个国家国民的道德素质,更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自古以来,诚信在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道德价值。大国要有大胸怀、大气度、大格局。一个在国际交往合作中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国家,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由衷尊重,才能扎实深入开展各领域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