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作镇姚绳村侯宜翠的家庭被评为2022年第二届徐州市文明家庭。18年,侯宜翠对瘫痪在床的丈夫不离不弃,用柔肩挑起家庭重担,用爱撑起一个完整的家,诠释了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
2月23日,记者来到侯宜翠家看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侯宜翠正一边陪着丈夫在门外晒太阳,一边给他做腿部按摩。“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会,都是我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给他按腿、蜷腿,再拍腿,防止他肌肉萎缩。”侯宜翠告诉记者,白天要照顾丈夫的一日三餐,要按摩、擦身,夜里还要定时给他翻身……这些活占据了她一天的大部分时间。
侯宜翠的丈夫原是一名建筑工人,他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然而2005年的一场事故改变了侯宜翠一家的命运。“我丈夫从房顶上摔下来,腰椎正好撞在了半截砖上,经过抢救,最终还是下半身瘫痪,到现在也没有知觉。”侯宜翠回忆说,“当时一家四口,婆婆腿脚不便,走路都需要依靠矮凳,丈夫瘫痪不能自理,儿子刚刚9岁,感觉天都塌了。”那时的侯宜翠来不及沉浸在悲伤中,她只能咬牙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
“我觉得无论健康还是瘫痪,只要他在,这个家的天就在。”侯宜翠说。侯宜翠把瘫痪的丈夫当作孩子来照顾,跟医生学习护理方法,经常给丈夫擦身、按摩,每天还给丈夫掏大便。医生都称赞她把丈夫照料得非常好,从来没得过褥疮。
由于侯宜翠一家的特殊情况,姚绳村依照政策为他们申请了补助,每每谈及这些,侯宜翠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无论是政府,还是亲戚,甚至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后,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们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挺了过来。”侯宜翠介绍,自己的新家就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建成的。如今,侯宜翠的儿子已经成家,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四口之家变成了一个六口之家。
采访中,记者发现,侯宜翠在起身、蹲下时动作缓慢,手一直扶着腰。侯宜翠告诉记者,她长期弯腰照顾丈夫伤了腰椎,去年做了手术,现在还有钢钉在腰椎处,不能用力。“我没想到,隔300里,我能找到这么好的儿媳妇。”提及自己的儿媳妇王静,侯宜翠赞不绝口。在她术后卧床恢复的几个月中,从丰县嫁来的26岁儿媳妇王静,和儿子承担起了家中的一切事务,周到细致,毫无怨言。
“俺婆婆太不容易了,她都能做这么好,我也要对她好。”面对婆婆的夸赞,王静反而害羞起来。如今侯宜翠的儿子外出打工,家里都是王静操持。家人身上的每一件新衣,坚持为婆婆熏蒸腰部的艾灸,都印证着她对这个家庭无限的爱。
“她们家的家风淳朴,不离不弃,让大家刮目相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姚绳村妇联主席江华如是说。
阳光下,婆婆晒着太阳,侯宜翠和丈夫、儿媳空闲的时候做起了手工补贴家用,孙子在无忧虑地成长。“今年婆婆83岁,我53岁,儿媳26岁,我得做好榜样给儿媳妇看,我们家风也在一代代传承。”如今,侯宜翠守护了18年的家庭正在传承中变得越来越好。
记者 付方方 刘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