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增德
2023年,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围绕“111550”目标(新增1个“一号工程”、培育亿元以上企业1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50亿元),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行动,为睢宁高质量发展积蓄潜能。
冬去春来,万物生发。作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龙头项目之一,太一光能电池建设现场开春即呈现出紧锣密鼓、紧张有序的状态。这里机器轰鸣、吊臂林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到处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呈现出一派聚力攻坚、快速推动项目建设的火热场面。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为保证项目顺利、安全推进,现场监理华欣时刻盯住施工各个环节。
“当前项目观感质量做得很好,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监理程序监管,确保项目安全推进。”华欣表示。
该项目由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5亿元,其中在建为一期项目,生产5GWTOPCon光能电池。
“预计3月底完成64000平方米主体厂房建设,5月份设备进场,6月底完成调试进行试生产,正式投产之后,将提供500人的就业岗位,争取实现年开票收入10亿元。”太一光能电池项目行政人事负责人汪思强表示。
“这些都是我们今年新采购的设备,这块区域就是为新上产线做好准备。”如果说太一光能电池作为新项目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那么,江苏丰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老项目扩大产线,就是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在生产车间里,该公司财务总监方明向记者介绍了今年的发展计划。
方明告诉记者,因为空港经济开发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爱护企业、成就企业,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激励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所以企业在空港发展得很快,今年也有了扩大产线的打算。“落户空港园区这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受到空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在企业融资、人员招聘等方面给我们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有信心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产值增长40%,为空港发展多作贡献。”方明说。
新的一年,空港经济开发区继续遵循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图谱,制定招商引资“全景图”“线路图”,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到项目落户“零障碍”;针对企业反馈诉求,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做到政企沟通“零距离”、解决问题“零停滞”,切实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2023年空港经济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部署,重点攻坚一批引领产业、促进转型、增强后劲的旗舰型‘大块头’项目,确保新增‘一号工程’项目1个,确保招引亿元以上的项目16个,竣工项目10个,抓紧抓牢总投资73.5亿元的10个市县重大项目,树牢‘店小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标准,建立工作专班,实行‘甘特图’工作法,为项目落地投产保驾护航。”双沟镇党委委员袁晨表示。
结束语:至此,系列报道“走基层看开局”就圆满结束了。在走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和煦的春风里,睢宁各地奏响了“大抓项目”的激昂之歌。而3月3日5个重大产业项目的集中开工,又为这曲新春之歌添上了华彩之章。有信心、有方法、有干劲、有目标,在全县上下的齐心努力下,睢宁正向着全年各节点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