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本地 >

马王“搬村”

时间:2023-07-17 10:09来源:睢宁融媒体中心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记者 冯威 通讯员 陈士洲

魏集镇马王村党总支书记陈正强今年61岁,按照他的打算,把最后一班岗站完就退休。而他的最后一班岗就是完成马王村搬迁。

日前,记者在马王村看到,原有的马王村村庄基本变成肥沃的农田,只有零星的几户人家还没有搬迁。

看到记者,还没搬迁的村民王书英热情地跟记者聊了起来。

“你看,俺村里人越来越少,他们都到镇区、县城买房子了,周围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您会搬走吗?”

“当然也要搬走,俺儿子、孙子都到镇中心的西城名苑小区居住了。在那边出门就有市场,晚上还有路灯,生活非常方便。俺的新房已经在装修了,弄好俺就搬走。”

王书英说的西城名苑小区是魏集镇农房改善工程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安置了陶河、乔单、白湖、双楼、王行、夏楼、马王7个行政村1870户居民。

对于以前马王村的布局,陈正强记得非常清楚:“马王以前布局零散,庄体占地50多亩,分9个居民小组。魏姚线将马王村一分为二,魏姚线以南是夏河一组、二组、三组,魏姚线以北是刘庄、闫庄、马庄、王东组、王西组、陈庄,现在这两片全是复垦地。”

“为什么要整村复垦?”记者问道。

“因为马王村没有企业,年轻人全在外打工。最重要的是整个马王村都在10万亩生态型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土地肥沃,农田林网设施完备,适合农作物耕种,所以我们要做好土地文章。”陈正强介绍,马王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将农户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里,再由村级发包给种植大户,带动种植产业发展,实现农户、集体双增收。

“土地流转后,优先承包给本村村民,让想种地的村民有地种。村里成立了集体合作社,购买了20多台农机,为农户服务,收取服务费。”陈正强介绍,整村复垦后,村集体有了三部分的经济收入:一是整合村集体沟渠路道等资源,进行修整,对外发包,每年可实现增收5万元,村部门面房出租每年增收0.5万元;二是将村里2600余亩土地统一流转后承包给种植大户,通过收取流转服务费每年增收约15万元;三是集体合作社种植优质小麦、水稻和早熟西瓜,每年可增收30万元。

“下一步,老村部将改造为10万亩生态型高标准农田指挥中心,村部旁是正在建设的魏集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项目。”说起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项目,陈正强表示,这又给村集体经济增收增加了一条门路。

据了解,该项目由江苏佳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项目新建厂房4184平方米,其中分拣中心1000平方米、粮食烘干中心622平方米、维修中心2530平方米,建设电力、消防、给排水等附属配套设施,购置粮食烘干设备1套。中心建好后,将为周边10万亩生态型高标准农田提供配套农事服务,可带动50余人就业。

“村里剩下的几户大约什么时候搬迁完成?”记者问。

“今年年底!我做了15年的村支书,真正见证了马王的变迁: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现在每年有50多万元;以前村民住的是砖木结构瓦房,现在都到小区里面住楼房;以前门前都是泥泞路,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环境变了,村民生活更好了,我也能安心退休了。”陈正强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