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城街道积极探索“党建+物业”的基层治理模式,构建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红色物业”新格局,将党组织链条延伸到小区,让物业服务真正“红”起来、小区“活”起来、民心“暖”起来。
优化服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我们小区现在颜值不断提升,楼道墙壁贴上了瓷砖,车辆停放井然有序,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融洽,老人孩子都有活动的地方,变化太大啦!”书香苑小区居民刘阿姨说。
枫华丽致小区8号楼的一楼有一处小房子,门口写着“红叶社区网格党支部”,这是离群众最近的党支部。这样的党支部在睢城街道还有十几处,睢城街道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物业公司党支部”的“1+5”基层组织架构体系,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延伸到小区的每个角落,充分搜集群众诉求。
“有业主把电动车推上楼充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还容易产生纠纷,物业要加强管理。”和平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收到不少居民反馈。经调查得知,小区内电动车遮雨棚较少,同时车没地方充电,不得已只能推上楼。街道立即通过召开座谈会、物业管理大会、集中整治专项会,召开“红色物业”联席会议,靶向收集业主意见建议,集思广益,为小区建设停车棚,并配备充电接口,方便了群众生活。
环境整治,促进小区“永葆青春”。走进天润御景园小区,就能看到红色物业宣传栏,在小区内呈现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我们小区交付有些年头了,但是在物业公司的维护下,感觉房屋、设施还是很新。”周阿姨笑着说。
睢城街道今年初成立物业管理中心,打造党建引领“一中心三片区”红色物业模式,建立“物管中心接单、3个片区督促、社区及物业公司主办”的模式,实现对速来办、12345等各类工单的有效处置。截至目前,中心共计接收各渠道转送的530单、更换破损窨井盖433个、更换公共照明灯具3953盏……物管中心工作人员赵坤介绍,物管中心每日巡查,对保洁、保安到岗到位情况及小区环境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形成发现问题、现场取证、移交反馈、督促整改、回头验收一整套闭环机制,确保小区环境整治不反弹。
凝心聚力,打造志愿服务“全新局面”。物业党组织牵头成立“红管家”党员巡逻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定期在辖区内开展安全巡逻。当前,街道联合相关部门已开展垃圾分类宣传、“送戏进小区”“反电信网络诈骗”、各类文艺演出、普法进小区等宣传教育活动50多场,参与活动的文艺志愿者、党员约4000人次,覆盖3万人次。中心每季度召开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三方联席会议,实现党组织、业主、物业沟通“零距离”,将“红色管家”团队融入小区治理队伍,搭建“邻里共乐”平台。同时,中心引导发挥党员作用,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进行“党员家庭户”挂牌,建立“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栋长”组织体系,使楼道变身“红色阵地”。在各项目成立以党员为主的红管家、青年突击队、党员攻坚队等红色志愿者团队,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持续提升业主的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此外,街道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已开展3届助学15人,对参加高考的学生发放助学金共计四万元。
下一步,睢城街道将继续深化推进党建+物业治理模式, 以“红色物业”为基层治理的抓手,健全“党建充分引领,各方齐抓共管、快速精准反馈”的治理服务体系,全力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