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点!
一定尽快完成抢收!”
8月15日上午,
在李集镇王铺村的一处农田里,
党员和巾帼志愿者面朝黄土背朝天,
顶着烈日酷暑抢收白芷。
热浪吹拂田野,卷起阵阵草药香,
忙碌之中弥漫着收获的喜悦。
王铺村位于苏皖两省三县交界,
地势偏远,经济落后,是县定集体经济薄弱村。
如何增加集体收入、带领村民致富?
王铺村党总支书记叶兆明一直发愁。
2021年10月,王铺村进行公共空间治理,整理出了近百亩耕地。叶兆明计上心头——利用土地流转,成立集体种植合作社。在和村民进行民主协商后,王铺村决定试种65亩白芷。
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目前,试种的65亩白芷已经进入收获期,但由于高温多雨,采收难度大大增加。为此,王铺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和巾帼志愿者,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起早贪黑,避开高温时段采收白芷。这样既保证了中草药采收质量,又减少了收获成本。
看到土地里挖出的满满“金疙瘩”,
大家疲惫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白芷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药材,
以根入药,亦可作香料,
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效。
正常情况下,平均每亩地可采收
干品白芷600多公斤,
亩收入在7000至8000元左右。
经过连日忙碌,王铺村的65亩白芷
于今天下午全部采收结束。
产量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但已经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
“我们种植的白芷是从亳州中药材大市场引进的。由于前期多雨寡照,且处于试种阶段,技术跟不上,现在,每亩地可收干品白芷36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10元的收购价格计算,这60多亩白芷,去掉成本可以为村里增加10万余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叶兆明喜出望外,同时干劲满满,“明年,我们技术更加成熟,收成一定会更好。”
近年来,睢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
形成了包括中草药特色产业在内的
“4+4”农业产业体系。
同时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农村改造提升、农民致富增收,
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金秋丰收季越来越近,
愿每一份辛劳都有金色的收获!
记者 | 张昕
通讯员丨赵鹏
编辑 | 苹果
审校丨李璇
责编丨邢传杰 仝勋
监制丨刘砾
总监制丨鲁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