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专题 > 2023年全国两会 >

政经1号|省委书记要求的“第一方阵”,在江苏这场新闻发布会上有了答案

时间:2023-06-29 09:38来源:新江苏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发布会现场(唐磊 摄)

 

6月27日,“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启幕。

这个高质量主题的发布会今年将召开多场,系统发布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思路新举措。而首场发布会选择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反映了江苏在高水平科技创新领域的底气和信心,也传递了江苏坚决扛起国家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使命的雄心和决心。

将国家所需与江苏所长紧密结合,作为比学赶超的“优等生”,江苏在科技创新中有哪些解题思路?从突破“卡脖子”技术到科技自立自强,未来还将如何落子布局?

“第一方阵”使命在肩,江苏大有可为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新时代新征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作出重要指示,并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发展路径。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第一个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

2023年3月15日,江苏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5月22日,信长星在省科技厅调研时再次强调,坚决扛起国家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使命,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7日的这场发布会,对“第一方阵”作了生动注解,一组“含新量”十足的“成绩单”出炉——

2022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700亿元,对全国的贡献接近12%;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展现了江苏作为科技强省的担当作为。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图源:视觉江苏)

 

新江苏注意到,发布会上,还有一批“大国重器”被点名表扬。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里的“最强大脑”——“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0亿亿次高速运算,连续四次荣获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第一;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研制的“奋斗者号”潜入深蓝,在“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实现坐底,“地球第四极”烙下了中国印记;“羲和号”发射升空,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进入了“探日时代”。

“羲和号”(图源:南京大学官网)

 

“从卫星项目提出到最后的成功发射,一共花了六年时间。‘羲和号’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观测,对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和太阳爆发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方成介绍。

可以说,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江苏善创新、敢作为,以奋进之姿勇立创新潮头,为国家科技“梦之队”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贡献了江苏力量。

有“高原”有“高峰”,人才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江苏正着力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在发布会上透露了一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9.9万余人;拥有两院院士8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约占全国高校10%。从“高原”到“高峰”,人才引擎正为江苏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

省委书记信长星到省科技厅调研(图源:江苏省科技厅官网)

 

三月以来,省委书记信长星两次邀请部分在苏两院院士座谈,为江苏以科技自立自强助力高质量发展“把脉”。会上,信长星围绕优化全省创新体系布局、构筑原始创新策源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等方面,向院士们介绍了省委、省政府正在谋划推进的几件大事。交家底、话家常,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江苏还以最大诚意拿出最优政策:大力推动“苏居畅”“苏行畅”“苏学畅”等服务品牌,并出台“人才26条”“人才10条”等政策文件,以“爱才诚意”引来人才,留住人才。

2023年5月,无锡举办“太湖人才峰会”,对上一年度的“太湖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团队表彰,给予丁荣军院士团队1亿元顶格支持。这是继2020年丁汉院士团队后,无锡市兑现的第二个“亿元级”人才奖励。

“这两年,我深深感受到无锡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重视。短短两年内,团队人数由8人扩容到了153人。”出生于无锡宜兴市的丁荣军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年前他毅然决然带着一群青年学者回到家乡,在无锡这片沃土上深耕智能运载赛道,在工程机械、海洋装备等领域申请了78项专利。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在江苏开展科技合作或创新创业。近年来,江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人数和成果数也均居全国首位。

厚植创新热土,科技高原结出产业硕果

花开的好,更要结出好果实。江苏还持续发力,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对接的“大文章”,下好产业科技创新这盘棋。一批代表性的科研机构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壮大,并以技术为引结下累累果实。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图源: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官方公众号)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需要研发载体,江苏产研院就是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输出技术产品。”江苏产研院院长刘庆说,江苏产研院以突破“卡脖子”问题为重点,聚焦产业重大需求,在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上大胆创新,积极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和企业合作,成为多个重大原创成果“策源地”。

近年来,江苏产研院利用遍布全球的创新资源网络,促成江苏万邦药业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开展颠覆性的生物医药开发与应用;与无锡永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历经14个月的攻关,研制出我国首款国产呼吸机芯片并实现国产替代和规模化应用……

截至目前,江苏产研院转移转化成果6200多项,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200多家,服务企业2万多家。

紫金山实验室

 

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孵化培育出1000多家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相关联的企业,构建出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的骨架和血肉;全市已形成1个5000亿级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在无锡,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物联网集群迈向千亿产业规模,企业数超3000家。大数据农业生产监测平台、高效智能化的无人分拣系统、全球最大开放式智能汽车测试区域……太湖之畔,万物互联的图景正一步步由设想走进现实。

苏州工业园区(图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在苏州,纳米产业从“零基础”变成“千亿级”,苏州工业园区也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全市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和和25个重点细分领域全面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在南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半壁江山,“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纺织”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坚持不懈地努力,在现代产业与技术创新领域,江苏这些年建设了19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8个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16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达4.4万家、居全国第二。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江苏以科技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倾注新动能,通过做大做强创新型产业,在科技高原上浇灌出更多产业成果。

激荡创新浪潮,加快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翻开全国创新版图,江苏凭借深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教资源成为亮眼坐标。历经多年耕耘,江苏牢牢把握“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重大任务,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苏南自创区已成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发布会上,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介绍,全省70%以上的研发投入、80%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90%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苏南实施或完成。

南京城市远眺(图源:南京发布)

 

作为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带创新探索的基因,集“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于一体,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也要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龙头”作用。当前,江苏13个设区市实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全覆盖,数量居全国第一;拥有国家创新型县(市)14个,居全国第一。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已具规模,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缓缓崛起。

以“追光”之姿奔向科技自立自强

江苏的过去靠人才驱动,江苏的未来也必然靠人才引领。“接下来,我们将全面推动高校人才、科研、智力等创新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每年认定300家左右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选聘一批产业教授,建设50个左右省级重点产业学院。”袁靖宇说。

时代浪潮翻涌,创新永无止境。赵建国指出,江苏将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我省产业急迫需要出发,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平台建设;集聚力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同时,不断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开放协同创新水平。力争到2025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

面向充满机遇的新征程,江苏正起笔挥毫,以“追光”的活力与激情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书写精彩答卷。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王宛璐 喻婷

编辑: 陈凌天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