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专题 > 理论宣传大众化 >

南京:在创新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26 09:20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文化兴,国运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希望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本期《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的南京实践》专栏,来看看南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创新和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在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头听一段南京白局;走进南京市非遗体验中心,看秦淮灯彩,赏昆曲表演,听古琴演奏;或者走进南京的新景点金陵小城,体验一次“写花笺”、穿一回汉服。在如今的南京,传统文化体验与大众商业消费场景的融合性探索与实践正越来越多。

南京市非遗体验中心(秦淮·非遗馆)馆长尹磊介绍说,非遗文化的工作者以及广大的群众们要联合起来,共同来为非遗文化创造好的土壤。在这个基础上,共同努力,变古为新,用更好的、现代的科技手段来赋能非遗文化,使之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南京还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构筑文艺发展新高峰。就在本月初,由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入选了代表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荷花奖”。舞台上,《红楼梦》以原著内容进行编排创作,以现代审美和表达方式,对经典进行解构和整合,成为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舞剧《红楼梦》监制李斯思告诉记者,因为南京是《红楼梦》的故乡,南京也是世界文学之都,江苏大剧院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地标网络之一,也真的非常希望民族舞剧《红楼梦》能够将金陵文化、江南文化甚至是中国文化传播到各个地方,向优秀的传统文化致敬,向文学之都致敬。
同样是不久前,在南京“最美滨江舞台”上,一百多位民乐演奏家演奏了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大江南》,拉开了2023南京长江民乐汇的序幕,开放式的舞台,为场内外的听众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民乐的演奏方式,本次民乐汇还举行了融合跨界新民乐专场音乐会,打破了大家对于传统民乐的既有认知。多种风格的跨界融合、绚丽多变的舞台呈现、大胆创新的演奏方式,带给民乐创作新气象。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江苏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要求。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理应担负新使命,不断彰显城市文化时代价值,扩大优秀文化服务供给,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整体实力。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曹劲松告诉记者,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实践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又要筑牢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文化根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以新的理论优势和思想智慧赋予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城市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科、教资源丰沛,建设融山水城林、科教人文、研产创服于一体的现代化人文绿都,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南京实践的鲜明特色。在深化城市文明探源和活化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上,南京城市的人文底蕴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内在力量,并转化为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新时代追求和新价值创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