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节目,我们要到高作镇季庄村去看一看那里的发展变化。
时时加强责任,这值班,我们村部值班,也是我们展现我们村两委整体形象一个窗口。
组织大家开会的这位村组干部是高作镇季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春。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高作镇党委委员。去年5月,为了让季庄村摆脱贫穷的帽子,他被任命到这里,寻求带领村民致富之路。
季庄村位于高作镇东南角,下辖七个小组,村民1550人。一直以来,该村村级经济停滞不前,基础设施落后,各项工作无力开展。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去年,高作镇党委多方筹措资金为季庄村新建综合办公楼和标准厂房,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高作镇党委委员 季庄村党支部书记 赵春:发展集体经济收入这块,我们县国土资源局,去年对我们村,帮助我们村,建设了1007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这个标准厂房现在已经收到了效益,就在一星期之前,我们石墩村的一个大户,淘宝大户和我们签订协议,租用我们标准厂房,年租金达4.5万元。
据了解,标准厂房现在已初见效益,而该村两委并没有将目光局限在标准厂房上,要想经济有突破,就要寻求更多的发展道路,他们积极努力,抓住适合本村的发展机遇。
高作镇党委委员 季庄村党支部书记 赵春:我们以“百企帮百村”活动为契机,他们企业帮助我们培养人才 可以到他们企业去打工,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由我们生产的有机大米,他们帮助我们销售,我们从中赚取差价,作为我们村里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利用我们睢宁县特产,进入他们商城,从中赚取差价 作为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介绍,“百企帮百村”行动是由全国统战部、工商联、光促会发起,以民企为帮扶方,贫困村为帮扶对象,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的帮扶行动,结合各县实际,用3-5年时间,组织动员工商联执委以上民营企业家结对帮扶贫困村早日脱贫致富。高作镇季庄村就被列入“百企帮百村”的帮扶村,他们抓住机遇,积极对接帮服企业——康导生活网,利用现有资源,带动季庄村发展电子商务产业,这些都助推了村庄的发展。在获取外界帮助的同时,他们也积极整合本村资源,让荒废的汪塘也发挥出了效用。
高作镇季庄村村主任 韩修道:过去这块汪塘就放在这里,由老百姓放一点鱼,谁放谁收谁吃,现在,就是我们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这块,两委研究决定,把七个组里面的所有汪塘,全部收回来,由村里统一整理,整理以后,发包给农户,给养殖户,那我们全村像这种汪塘总有多少个,我们全村像这样的汪塘河道大致有九个,这个汪塘,全村这九个汪塘子,是2月份开始清理,九个汪塘现在全部都已经清理完毕是吗,全部清理完毕,对 现在就是已经全部都对外进行发包 ,大概能带来全村经济收入3万多元一年。
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季庄村两委还关注到了村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作为一个以种植为主的村庄,沟渠灌溉有很大的作用,整修沟渠的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高作镇季庄村村主任 韩修道:过去的沟渠,就是所谓的沟,就是全部被淤实了,不通,不能起到排水和灌溉的能力,我们经过赵书记来到以后,我们村两委研究决定,把全村的所有的沟,包括田间的沟渠,路全部叫它沟通路平,保证做到能排能灌,使季庄村两千多亩田间(土地)都能做到丰收。
沟渠的整治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为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对田间小路进行了拓宽。
高作镇季庄村村会计 朱恒斌:现在我们脚下站的这条田间的小路,跟我以往看到的不太一样 这条路好像比以前的那种更宽了一点,对事实,我们年前通过老百姓反映,说这个田间路不好走,这个收庄稼,特别一个农忙时候,收庄稼不好走,这反映到我们村里来,我们村通过两委召开会议,找群众代表,现场到这个实地勘查,确实这个路需要整治了,我们村两委研究找挖机,年前年后,历时两三个月时间,把各组的路道,像这种路道的,都很多,通过我们路道,把这个(路道)整理好了,全村有将近像这种路道整治,已经将近三十道路了,那整理过的这种路,也是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一个非常实在的一个便利,对,这整治好了,老百姓这个出行方便了。
据了解,季庄村将全村所有的外三沟进行了贯通,共整治沟渠26条近六千米,农田道路近五万米,打造出道路宽敞、收种方便的农田,同时结合“百村万树”工程,他们还在沟渠道路旁栽上近7000棵树,也美化了环境,季庄村村两委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做法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高作镇季庄村村民 杨培英:我们道路环境今年以来整治很好,路路都通,这个沟全部都通过挖掘机,都全部挖到地头,水利问题很畅通,老百姓很实惠。
季庄村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与种植大户合作,由他们提供农机,村两委安排农机,收取服务费,既可以使农机得到合理的使用,也可以为集体经济带来一笔收入。而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下一步村两委的工作计划。
高作镇季庄村村主任 韩修道:咱们这个村里面的土地,种植面积还是挺大的,那我们年轻人 也都是以外出打工为主,那我们留在家里的这些老人,他们是怎么来种地,下一步我们打算村里面把这个土地,就是没有劳力的土地,全部给他集中到一起,然后包给,这些本村的种地大户来种植,也就是流转土地对吧,对,那这一共是多少亩,俺们全村2600亩,这个我们就是把老百姓愿意种的土地,给他分在一起,不愿意种的,或者家里面没有劳力的人,把他土地转移过来,大致能转移1000多亩,这1000多亩,然后也给我们老百姓一些租金对吧,对,他这个租金是八百块到九百块钱一亩,那这样就是我们老百姓就是也能够得到一份租金,然后老百姓也能在我们这个土地上进行一个耕种,对,也能收得一份打工的一个钱,对吧,对。
除此之外,季庄村在集体经济得到增加之后,陆陆续续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高作镇季庄村村会计 朱恒斌:去年我们村这个集体经济收入不到十九万,(将近)十八万九 这样我们村有了这个收入,就想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首先这个对帮扶这块,对低收入户这块,我们投入将近3万多块钱,3万多块钱,具体说这3万多块钱是怎么使用的,对午秋两季,还对春节几个节气 进行帮扶慰问,慰问到各低收入农户,另一部分资金用于这个我们村 这个标准厂房的这个路道这个铺设,我们这个路目前标准厂房这个路已经铺设好了,原先这很泥泞,已经铺设好了,还下一步打算,就是还有这部分,这路门前这片比较乱,想投入想建一个小型的公园,投入也将近得5万块钱左右,就是说这个小型的公园建成以后,主要是让老百姓过来休闲娱乐,对,过来休闲娱乐,这个还有一个体育,架设这个体育器材,目前我们篮球架已经上去了,我们这个小型,如果小型公园建成好了,就是对于本村的老百姓,来这个健身了娱乐了,他这块他有一个休闲去处。
村两委办的实事,老百姓都看在眼中,现在村里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村民来说,这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高作镇季庄村村民 仲崇修:第一个,沟渠路都给我们搞好了,环境卫生搞好了,村部建好了,这点建好了,还有那个大棚,这都是赵书记给我们带来的老百姓的福利,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福利,这块说准备建健身器材的还是的,我们期待希望能给它建上,我们村里面这些老年人了,来每天早晨,没有事来锻炼锻炼。
高作镇季庄村村民 仲委然:我们村现在的比原来变化相当大了,路道增宽,以前我们村这个路道窄,现在已经路道增宽了,已经增宽两米,出行现在是方便了,比以前大有进步。
村民的认可就是对村两委努力的最好回报,下一步,季庄村将加大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季庄集中居住区建设,不仅能改变村民的生活条件,也能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高作镇党委委员 季庄村党支部书记 赵春:我们村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做集中居住区建设,这块计划拆迁我们的仲庄组,我们的季庄组还有刘庄组,以我们村部为依托,建在我们村部对面仲庄组这块,通过集中居住区建设,我们村里就可以整合一部分土地,给我们村带来一部分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