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睢宁政协 > 文史资料 >

我为保卫庆安水库的三次抗争

时间:2017-09-12 14:41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刘庆文
  
  睢宁县在历史上是水旱频繁的多灾县,黄河夺泗后形成的平原缓坡地,到处都是飞沙土。旱天白茫茫,涝天水汪汪,特别是受涝后的连续阴雨,土壤水分饱和,形成了包浆土,使农作物发黄枯萎,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为了改变睢宁县在历史上无人工蓄水工程,易旱易涝的状况,1956年中共睢宁县委根据中央提出的“蓄排兼筹”的治水方针,决定利用废黄河拦坝蓄水,以解决县北部大面积用水,发展农业生产等问题。我当时任中共睢宁县委副书记,我和县委书记王恒山二人带领农林水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沿废黄河两岸查勘。先从与铜山接壤的双沟区向东,在上坝发现防水闸的残型(据邳州志记载是黄河改道前设的),闸的下游有月堰,长约800米,堰内低于废黄河泓,如加上筑堰,就可成蓄水百万方的天然水库。通过了解群众,废黄河堰下有许多这样自然堰弯可以利用。历史资料记载,废黄河水源,每年汛期中泓流水可达几个月之久。查勘后认为庆安集地形更为有利,县委决定建一个7000万立方米庆安集水库。并编造了计划,上报徐州专署水利局。1957年1月25日转报省水利厅。1958年1月江苏省平原坡地水利会议在睢宁召开,参观朱楼圩水利工程。会上县委将拟定的水库工程计划,经请示来主持会议的省委书记刘顺元,同意兴建。继由徐州地委书记胡宏、省水利厅副厅长熊梯云及县委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同意列入当年工程计划,兴建庆安水库。
  我们成立了“睢宁县庆安水库施工总队部”,总计动员25616人上工。水库主体工程于1958年3月10日破土动工,6月20日大坝建成。经过百天奋战,7100米大坝按照设计标准筑成。溢洪闸、进水闸、放水闸6月底相继竣工,由于6月28日降雨82.1毫米,7月6日庆安水库第一次进水。
  1958年12月初,县委在庆安灌区成立稻改指挥部,由我任指挥,12月13日召开稻改公社党委书记会议,对灌区配套工程作出定案部署。1959年4月5日(清明节后一天)放水试渠。4月18日总干渠正式放水,共干100天。完成干、支、斗渠312条,总长414.8公里。斗渠以上建筑物312座,其中干渠节制闸4座,渡槽8座,倒虹吸1座,支渠放水闸36座,斗渠放水闸259座,共做石方70620立方米,混凝土2000立方米,砖1616立方米。我吃住在庆安水库工地,与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最终累倒在工地,我当时胃部大出血,险些丧命,被救护车送到徐州第二人民医院抢救,后又转到解放军八八医院救治,才保住了性命。为了庆安水库,我差点丧命,因此我把庆安水库视为我的生命。
  建成的庆安水库是一座中型平原水库。水库总面积10.7平方公里,水库西面、南面及东南面为新筑堤长计7.1公里。设计水库最高蓄水位29.6米,总库容603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8.5米,兴利库容4770万立方米。水库主要以蓄水灌溉为主,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
  1961年正处三年困难时期,部分群众和县少数干部向中央和省写人民来信,想趁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废库还田。新任县委书记也要废库还田。要毁掉我差点赔上性命建成的水库,我坚决反对,为了保护庆安水库,我主要进行了三次抗争。
  第一次抗争:在睢宁工作时对李川同志的抗争,顶住了炸毁水库的压力。1960年3月,支持水库建设的王恒山书记调走,由李川同志接任中共睢宁县委书记。李川同志提出:要扒掉庆安水库种麦。这是杀了鸡也取不到蛋的办法,我坚决反对,据理力争:我说:“就是把水库扒掉了,也达不到种麦的目的,因为水库这么大的面积都是当中取土建起来的,这么深的水,达不到种麦的目的”。李川说:“把水都放出来。”我说:“都放出来也达不到种麦的目的,因为放水闸平了就放不出来水了。”李川说:“把闸炸掉。”我说:“如果炸掉,徐淮公路以北三个乡的农田都要被冲坏了,你负的了责任吗?”他说:“冲坏了也要把麦种下去。”我说:“你达不到目的,种了也白种,因为当中水很深,你种下去也白搭种子。”由于我据理力争,所以就停了下来,没有敢炸水闸。
  第二次抗争:对地委书记刘西赓的抗争,被调离了睢宁。当时,支持庆安水库建设的徐州地委书记胡宏调离,刘西赓接任书记。刘书记第一次到庆安水库时,指着一大片旱地说:“先种两亩水稻试验田,明年我再来看。”第二年他真的来看了,县委书记和他同行,我在他指定的旱地等他,想带他去看不远处的大面积水稻。他到后问我:“在我指定的大片地内为什么没种两亩水稻?”我说:“在大片旱作物中,不能只种两亩水稻,因为水存不住稻苗不能成活,请书记到附近一里多路处看,那儿有连片的大面积的好水稻。”他说:“连两亩水稻都没有,我不看了。”明显地表现出了对水库和稻改的不信任、不支持态度。而后,他又派姚专员等领导,来睢宁对水库的问题多次提出质疑,我又先后多次据理力争……。同时,因为保卫水库我与李川同志的矛盾也逐步激化。地委决定把我调到新沂。
  我调到新沂时,就是刘西赓找我谈的话,他在找我谈话时强调:“离开睢宁后庆安水库的事你就不要管了……”他明显地带有支持废库的倾向。我理直气壮地向刘书记阐明了护库观点,并表示:“无论把我调到哪里,庆安水库这事我也一定要管到底。”
  第三次抗争:说服了省水利厅领导,在水利厅的支持下保住了水库。而后,我就把我的护库观点反映到了省水利厅、农业厅等上级有关部门。
  我到新沂任县委副书记以后,有一次正在开常委会时,突然省水利厅副厅长、水利专家熊梯云同志来找我,熊厅长说:“有一件大事,我拿不定主意,就是废不废庆安水库的事,老刘,我来征求你的意见?”我就据理力争,把我的护库观点向厅长做了详细陈述……。最后我还激将他说:“你是顶尖的水利专家,这事你还不明白,还来问我!”在一旁的新沂县县长耿超同志说:“老刘,你已调出睢宁,还管那闲事干什么,扒了散熊!”我立场坚定地表示:“我虽调出睢宁,但这事我非管不行!因为这是党的事业,是广大群众的利益,我虽然不是睢宁的书记,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非管不行!”熊厅长听了我的陈述、激将和表态后,深受感动地表示:“老刘,我赞同你的意见,任何人都不准破坏庆安水库。”
  此时,对庆安水库的废留问题,已引起了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省政府、省水利厅、省农业厅、徐州专署水利局和睢宁县委,组成了十人工作组,于1961年,从4月5日到10日,用六天时间分别到古邳、龙集、姚集、魏集四个公社,16个大队,26个生产队。召开了大小座谈会18次,参加座谈的共234人。有移民户、有当地社员、生产队长、大队干部,就水库前途进行反复讨论。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决定水库应当继续保留。这项活动看起来是围绕一个单项工程,实质是对在困难时期能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在全省兴办水利工程的一次大讨论、大动员。这在当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保卫下来的庆安水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年汛期拦蓄废黄河滩地洪水,减轻废黄河防洪压力;干旱年份水库蓄水不足,可启用北水一套引水工程,利用古邳抽水站向庆安水库补水;水库每年除保证向灌区供水外,6月中旬水稻栽插季节如遇干旱,可向徐沙河、新龙河临时紧急调水。从而显现出了水库的七大作用:一是为农业供水;二是向县城提供冲污水;三是提供居民饮用水;四是提供工矿企业生产用水;五是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条件;六是促进了渔业的发展;七是改善了环境,调节了生态。从而,使庆安水库在睢宁乃至徐州的水利建设和管理中,起到了龙头老大的作用。
  这正如时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郭子化(原是本地老领导)到水库视察时赋诗的那样:“渠道纵横麦绿茵,庆安水库利无垠。工程代价云非议,伟绩丰功后世尊。”

------分隔线----------------------------